蜀汉后主刘禅如何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 二 )


二、很有谋略
自古以来 , 少主重臣 , 就是一对冤家 , 能够和睦相处的极少 , 更多的还是以悲剧告终 。诸葛亮为了打破这个定律 , 实现双赢 , 他选择了北伐 。离开权力中心 , 给刘禅空间 。史载 , 诸葛亮生前辅佐刘禅十余年 , 只在朝中呆了三年多一点 , 还基本上都是在刘禅继位初年的那一段 , 而等到刘禅年龄大些后 , 诸葛亮几乎就没有回过成都 , 一直呆在汉中 。
诸葛亮的心思 , 刘禅显然是读懂了 , 看他的一片孝心是多么真诚又多么令人感动:“相父南征 , 远涉艰难;方始回都 , 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 , 恐劳神思 。”刘禅在后方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 , 不管朝中大臣们意见如何 , 要啥给啥 , 哪怕是死了很多人 , 靡费了很多钱粮 , 也从不表露出半点不满 。诸葛亮一死 , 刘禅马上就停止了北伐 。
刘禅成为真正的大东家后 , 立即推行自己思之已久的治国方略 。他十分果断 , 又十分沉稳 , 从此不再设置丞相一职 , 而是由二人分担其责 , 且还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 , 而是以蒋琬为大司马 , 主管行政 , 兼管军事;费袆为大将军 , 主管军事 , 兼管行政 。使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 , 相互牵制 , 但又各有侧重 。这种巧妙的人事安排 , 全新的政治格局 , 意味着刘禅绝不会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的尴尬局面 , 也确实有效避免了君权不振的情况发生 , 使任何一方成为权臣的可能性都几乎降为了零 。
蒋琬死后 , 刘禅更进一步强化了君权 , “自摄国事” , 总统一切军政大事 , 一直到蜀国灭亡 , 将近20年之久 。在这段时间内 , 蜀汉内部经济发展 , 社会安定 , 百姓休养生息 , 政局稳定 , 运转良好 , 没有出现一个大奸巨侫 。后期虽然宠信宦官 , 但仍牢牢地掌握着大权 , 内外政策精明平和 , 有黄老之风 , 受到朝臣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 。倘若姜维等主战派能够充分理解刘禅的治国深意 , 对外防御 , 据险固守;对内取和 , 积蓄国力 , 蜀国的命运可能不是这样 , 甚至会改写历史 。
三、很有胸怀
刘禅的胸怀非一般帝王可比 。
诸葛亮死后 , 刘禅表现得十分悲痛 , 可是当时却有一个名叫李邈的官员 , 向刘禅上了这样一道奏疏 , 他以曾不利于汉室的权臣吕禄、霍光作比喻 , 说诸葛亮虽然未必有反叛之心 , 但是权势太强 , 以至于刘禅都畏惧他 , 导致国内奸邪萌生 。而李邈自己也常常不得不在诸葛亮的威势下 , 胆战心惊 , 现在诸葛亮死了 , 真是太是时候了 , “宗族得全” , “大小为庆” , 否则 , 将来后果不定如何呢!暗指诸葛亮很有可能有不轨之心 , 劝谏刘禅不必太隆重地为诸葛亮发丧 。
要命的是 , 持这种看法的 , 却并非李邈一人 , 还有一部分大臣 , 比如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 , 他们对诸葛亮专权也颇多微词 , 甚至怀疑其有不臣之心 。只不过诸葛亮在世时 , 迫于其权威 , 人皆不敢直言指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