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宋仁宗时代公认的道德楷模,为何又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脾气?( 二 )


可惜在这个关键时刻 , 史浩的“道德牌”呼啸而出 , 硬生生把这“曙光”摁了下去:他极力向宋孝宗建言 , 说咱们和金国有绍兴和议 , 反正陕西打下来咱们也守不住 , 不如放弃这个鸡肋一样的地方 , 以此消除金人的贪婪之心 。这一番道德高论说得宋孝宗情怀大发 , 正好史浩升任宰相 , 便让史浩写诏书送到了前线 。
这感人的“情怀”结结实实地把前线坑坏了 。有岳飞冤死的教训在前 , “懂事”的吴麟哪敢抗命?他只能含恨撤退 , 数万将士浴血收复的国土就此断送 。
更可怕的是 , 史浩讲道德 , 金军可不讲 。史浩拍着胸脯保证金军不会再打 , 谁知金军转脸就恶狠狠地扑了上来 , 猝不及防的宋军伤亡惨重 , 负责殿后的三万将士几乎全军覆没 。
如此惨剧 , 直到前线名将愤然入宫力陈应当攻金的理由 , 宋孝宗才恍然大悟 。名将痛斥道:史浩一直坚决认为应该向金国求和 , 就怕前线打了胜仗 , 他这个新宰相刚上任就没了用场 。
史浩这般嘴里讲道德却为私利坑死前线数万将士的恶劣行为使宋孝宗百感交集 , 留下了四字令人泪奔的评语:“史浩误我!”可他再泪奔也晚了 , 南宋最好的收复河山的机会已经消失了 。
后来元朝人编《宋史》时嘲笑史浩“不能相其君恢复之谋” , 意思就是:空拿道德当招牌的人就是这么没用!
比史浩还恶劣的是严嵩 。
这个明朝奸相堪称古代“技术含量”十分高的道德帝 , 在某权宦当道的正德年间 , 年富力强的严嵩硬是借着回家守孝的名义在家里宅了数年 , 标榜绝不为奸佞卖命 , 在朝野大刷好感 。成为阁老后 , 所谓“道德绑架”更是成了他屡战屡胜的利器 。
他与另一位名臣夏言争权时 , 面对行政水平高超、为明朝国防吏治累死累活的夏阁老 , 工作上喜欢甩锅的严嵩就把“道德铁链”呼啦啦甩出 , 揪住夏言的暴脾气不放 , 说夏言不尊重皇帝 , 属于道德有严重问题 , 终于把夏言整到含冤论死 。而此前半年 , 严嵩又陷害三边总制(明代西北边疆的军务要职) , 道貌岸然地说三边总制痛击鞑靼属于没事找事 , 给朝廷找麻烦还克扣军饷 , 然后害死了他 。
在严嵩任阁老的数十年间 , 由于每次他甩出来的道德理由都是高大上 , 贴金效果极好 , 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 好些年轻官员说起他都是交口称赞 , 认定这位其实坏事做绝的严阁老道德无比高尚 , 其中就包括年轻的张居正 。
沧海横流 , 不单显英雄本色 , 有时也会暴露奸臣的丑恶嘴脸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 鞑靼骑兵肆虐京郊的“庚戌之变”终于让严嵩露出了真面目:拜严嵩害死那位三边总制所赐 , 没了天敌的鞑靼撒了欢 , 一个突袭杀到北京城下 , 数万百姓被杀被掳 , 京城几乎沦陷 。在如此兵临城下、朝廷惊恐万分的危急时刻 , 道德“模范”严阁老竟然吃喝睡全不误 , 面对群臣焦急的询问 , 他轻松一句话雷翻全场:“这只是一群恶贼 , 抢完了自然就会走 , 别管他们!”
严嵩遗臭后世 , 就是因为别管他找了多少道德借口 , 终究在其位不谋其政 , 只为私利而不为国为民负责 。如此“道德帝”做派的每一次风光表现后 , 换来的永远是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