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书的生平简介栾书人物历史评价

人物简介
概述
栾书(?-前573年),姬姓,栾氏,谥曰武,人称栾武子,生年不详,晋景公、晋厉公时期人物 。
【栾书的生平简介栾书人物历史评价】祖父栾枝,父亲栾盾 。晋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军之佐,十一年(前589年),参与晋齐鞍之战,大胜之 。晋景公十三年(前587年),栾书官拜中军,十五年(前585年),栾书率师救郑国,迫楚国退军,伐楚国的盟友蔡国 。又击败秦国,屡建功勋 。晋厉公指使外嬖胥童数人杀死“三郤”(郤至、郤锜、郤犨),胥童乘势将栾书、荀偃劫持,后被厉公赦还 。栾书联合荀偃趁厉公出游,诛胥童,将厉公囚禁,六天后,将厉公杀死,立公孙周为晋悼公 。后来,栾书去世,韩厥任中军元帅 。遗物有《栾书缶》 。
晋楚邲之战
栾书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军之佐,正值晋楚邲之战的前夕 。当时晋国为解救被楚军围攻的郑国,所遣军队已抵达郑国境内,得知郑国降服于楚 。郑国派到晋军中通报情况的使者极力劝说晋军与楚一战,到时候郑国将助晋攻楚 。晋国将领有不少坚决主战的,栾书却认为应该退兵 。他分析形势,指出当时对晋国不利的两个方面:一是楚国近年来励精图治,上下—心,军队虽胜不骄,纪律严明,确有实力;二是郑国游移于晋、楚之间,楚胜则助楚,晋胜则助晋,只不过是想看两国到底是谁更有实力,然后选择自己的盟友 。因此,决不应听信郑国使者的煽动,贸然去和楚军作战 。后来战事还是进行,结果晋军大败而还 。
晋齐鞍之战
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晋齐鞍之战前夕,栾书升任下军主将,参与这次大获全胜的战役 。十三年,升任中军元帅 。
率师救郑
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栾书率师救郑,迫楚国退军 。然后引得胜之师,侵伐楚国的盟友蔡国 。楚军回师救蔡,与晋军对垒 。大战在即,普国将领意见分歧,一派主战,一派主张撤兵回国 。后者是少数派 。两派在栾书面前各陈己见,他择善而从,决定退兵 。时人誉为从善如流,称赞他集思广益的统帅风范 。
鄢陵之战
栾书缶栾书任中军元帅既久,屡建功勋,开始注意维护自己的声誉 。晋厉公六年(前575年),郑国叛晋联楚,厉公决定讨伐郑国 。执政大臣讨论这件事,范文子认为,厉公好人喜功,骄横奢侈,国外敌对势力多一些,还可以抑制他的这种倾向,如果出兵讨郑,维护晋国的霸主地位,只能助长厉公的恶劣倾向,使晋国不得安宁 。栾书却认为,在他当政期间,决不能失去晋国的霸主地位,一定要讨伐郑国 。他的决心促成了晋国与楚,郑的鄢陵之战,结果是晋国获胜,而晋厉公也因此肆行无道,引起国内的一次政治危机 。
栾书不但注意维护自己的声誉,同时注意保护自己的权威地位,这种态度也加深了晋国的政治危机 。鄢陵之战中,栾书主张固守后再出击,新军之佐郤至主张速战速决,厉公用郤至之谋 。因此,栾书对至大为不满,凯旋后即谋除去郤至 。他设计使厉公怀疑郤至有欲立新君的图谋,恰好配合了厉公欲除群大夫、扶植外嬖亲信的行动,遂使晋国政局陷入一片混乱 。
弑厉公立悼公
晋厉公指使外嬖胥童数人杀死郤至等,胥童乘势将栾书、荀偃劫持,欲杀二人,夺取执政人权 。厉公虽赦二人并使复职,但栾书已无法控制政局,自身也岌岌可危,于是联合荀偃,诛胥童,弑厉公,立悼公 。
从善如流
基本信息
拼 音:cóng shàn rú liú
解 释: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比喻迅速 。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