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立嗣之谜:皇太极和多尔衮谁被选中?( 三 )


(三)八家同理政
自从褚英被杀 , 努尔哈赤经过7年努力 , 解决嗣子问题宣告失败 , 诸子相争 , 愈演愈烈 。于是他在剩下的5年中 , 无可奈何地实施八和硕贝勒共同治理国政方略 。这个方略的提出和实施共有四个问题:其一 , 总结历史教训 。努尔哈赤在训诫诸王时 , 说他的思想来自祖宗六王时代 , 即"我祖六人及东郭(栋鄂)、王佳(完颜)、哈达、夜黑、兀喇、辉发、蒙古俱贪财货 , 尚私曲 , 不尚公直 , 昆弟中自相争夺、杀害 , 乃至于败亡" 。从这段历史教训中他得出结论:我"以彼为前鉴 , 预定八家" 。实际上 , 他也是吸取自己的历史教训 , 因为他为争权夺势、利益、政见分歧 , 竟杀弟、屠子 , 当他进入64岁高龄时 , 反悔过去 , 展望未来 , 不寒而栗 。所以 , 天命六年(1621年 , 天启元年)正月十二日 , 他教训诸子:"吾子孙中纵有不善者 , 天可灭之 , 勿令刑伤 , 以开杀戮之端 。"实际上 , 开杀戮之端者、不善者正是他自己 , 今天只是希望诸子不要重蹈覆辙 。事实证明 , 努尔哈赤晚年推行的治国方略 , 与吸取历史教训大有关系 。其二 , 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经济内容是要求"重义轻财" , 凡得财务 , 八家平分;政治上 , 从诸贝勒中推选出一人为君 。要求君主善良、贤能、受谏、有才、有德、有威望 , 反对"恃力自恣"者;有事八家同议 , 未经同议不准私行 。诸贝勒朝见君主须同往 , 共商国是、举贤良、退谗侫 , 不可一二人至君前;君主"若不纳谏 , 所行非善" , 可以共同计议更换;如果被更换的君主不悦 , 则"强行易之" 。同时 , 要求严法度 , 信赏必罚 , 加强法制管理 。其三 , 奉行儒家忠孝思想 , 主张社会和谐 , 提出"人君无野处露宿之理 , 故筑城也 。君明乃国成 , 国治乃成君 。至于君之下有王 , 王安即民安 , 民安即王安 。故天作之君 , 君恩臣 , 臣敬君礼也 。至于王宜爱民 , 民宜尊王;为主者宜怜仆 , 仆宜为其主 。仆所事之农业与主共食 , 而主所获之财及所畋之物亦当与仆共之 。如是 , 天欣人爱 , 岂不各成欢庆哉" 。很显然 , 他要求从君主到奴仆上下都要"互相关切" , 使社会达到"天欣人爱"境界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 需要一种统治思想 , 那就是儒家思想 。天命十年(1625年 , 天启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 他在诸贝勒欢宴上正式引用《论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吾世世子孙当孝于亲 , 悌于长 。其在礼法之地勿失恭敬之仪 。至于燕闲之时 , 长者宜合洽其子弟 , 俾翕如欢聚 。"并指出 , 作为君主凡是"除夕谒堂子拜神主后 , 先由国君亲自拜众叔、诸兄 , 然后坐汗位 。汗与受汗叩拜之众叔、兄 , 皆并坐于一列 , 受国人叩拜" 。为了给诸子和国人做出榜样 , 当年正月初七日 , 他把过去在统一战争中受到冲击、对自己大为不满的建州本部叔父、伯父 , 叶赫部的诸媪、额驸之母 , 包括乌拉部岳母都都祜等都请到自己家中 , 坐在西炕上 , 令自己的三位福晋以儿媳之礼 , "叩拜二伯父及四媪" , 自己也捧酒跪饮 。同时 , 在民族政策方面 , 遵循儒家思想 , 主张改变往昔政策 , 认为"昔我国满洲与蒙古、汉人国别俗殊 , 今共处一城 , 如同室然 。为和洽 , 乃各得其所" 。其四 , 推行监督机制 。天命八年(1623年 , 天启三年)二月初七日 , 决定八旗设都堂8员 , 满洲每旗设审事官2员 , 蒙古、汉人各设审事官8员 。而对各贝勒特别设立"卦文启示者" , 将汗的教诲之言 , 随时提醒贝勒遵循 , 给予严格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