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云的尚派艺术:艺术特点及舞台艺术介绍( 三 )


为了强化我国民族戏曲载歌载舞的特点,在尚小云的保留剧目中,常常采用昆剧的演法,有些场次整个按照昆剧折子戏来演 。一些昆剧折子戏经他大幅度加工,成了京剧的常演剧目,而且都已成为尚派名剧,如《梁红玉》的后半出《战金山》,《汉明妃》的后半出《昭君出塞》,就是享誉最盛的艺术精品 。
尚派艺术代表作举隅
1962年,尚小云赴山东讲学,这使他留下了一篇《我赴山东教学的讲稿》 。其中对京剧艺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颇多精辟之论 。比如,在四功五法的表述中,尚小云明确指出五法为"口、手、眼、身、步",将口法列于京剧表演五法之首 。尚小云是程砚秋以外唯一如此明确、系统阐述的京剧艺术大师 。
1935年,由李寿民改编的全部《汉明妃》在北京首演 。此剧由昆曲《出塞》发展而成 。《出塞》是全部《青冢记》的一折 。尚小云饰王昭君 。在《出塞》中,他大胆采用了"文戏武唱"的方法,载歌载舞,声情并茂,把京剧旦行几乎所有的步法都组织进去了,还吸收了武生的身段动作 。全剧充分反映了尚派饱满、强烈、清健、豪放的风格 。其表演手段层出不穷,通过种种程式化的舞姿创造了一系列动态画面 。他运用了大跨腿、大弓腿、大扬鞭、急搓步和上马时单足颠颤、垛泥、趟马圆场等动作,细致地刻画了王昭君的离愁别恨和边塞的荒凉 。他塑造了口中曲子、盔上翎子、手里马鞭、身上斗篷的王昭君艺术形象,渲染了"马活人俏"的表演效果,这"马上昭君"的载歌载舞,被誉为一幅幅活的"佳人烈马图" 。
尚小云演这出戏,着意于区别"马下昭君"和"马上昭君"的不同点,注意"昭君上马"和"马上昭君"的神形变化 。"马上昭君既要有人,又要有马,马是烈马,人是佳人;一身二用,神形兼顾",真正体现了我国写意戏剧的精神实质 。昆剧、京剧舞台上演出《昭君出塞》基本上都是按照尚派路数演出的 。
【尚小云的尚派艺术:艺术特点及舞台艺术介绍】《乾坤福寿镜》一剧,早年尚小云学自王瑶卿,是尚小云十分喜爱的一出拿手戏 。原是清末四喜班珍藏秘本 。早年此剧为四大本连台本戏,王瑶卿演时为两本,分两日演完 。尚小云删繁就简,改为一本一天演完 。尚小云饰演寿春 。至上世纪三十代后期开始,则前半部饰胡氏,后半部饰演寿春 。《失子惊疯》是此剧中最精彩的一折 。尚小云经数十年磨砺,将疯步、水袖功、疯呆的眼神,融为一体 。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刻画,更可谓细致入微 。大闹桑园一场,胡氏疯态毕现,一番胡闹以后,被寿春阻止 。寿春向林鹤说明乃主母成疯经过,此时场上虽是寿春与林鹤站在台中表演,胡氏仅在一旁发呆,但尚小云身形纹丝不动,面目呆滞,眼神却于空茫之际显出一缕思念、想望 。寿春与林鹤一大段对白之间,胡氏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全身如铁铸铜浇,唯以木然之眼神表示其内心如海波涛;口中虽无一语,而满台精神俱在 。大师所以为大师,良有以也 。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尚小云的艺术达到了更高境界,他将《汉明妃》、《梁红玉》、《乾坤福寿镜》、《银屏公主》、《墨黛》等剧目作了精益求精的加工提高 。同时,对传统戏《御碑亭》、《虹霓关》、《打渔杀家》、《武家坡》等剧目进行了锲而不舍的精心琢磨 。这些剧目,不仅代表着尚派艺术的风格特色,而且与梅、程、荀的传世名作一样,至今仍代表着京剧旦角艺术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