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小纸船、梅干菜……你永远想不到,民警的包里有什么( 三 )


一大早,谭海江自己顶上,参与巡逻,10月1日街面上的人比以往要多。“老百姓没事看得到我们,有事找得到我们,节日才安耽。”回到所里已是中午。谭海江一面翻阅案卷,一面打开塑料袋,捏起两条黑黢黢的梅干菜塞进嘴里慢慢咀嚼,咸鲜微甜的滋味从舌尖到喉头。“这还是前两天出差带到云南,没吃完剩下的。”

陈超|小纸船、梅干菜……你永远想不到,民警的包里有什么
文章插图

如果要找寻“杭州胃”的保留地,梅干菜总有一席之地。对于谭海江来说更是如此。甚至出差的行囊里,都常备着一小包梅干菜。这是家乡的味道,家人的挂记。
自从2006年警校毕业,谭海江一直服务在基层所队,出差是家常便饭。十多年前,还是毛头小伙的谭海江与师父一起,远赴新疆喀什押解犯罪嫌疑人,行程往返上万公里。听闻要坐72小时的绿皮火车,母亲担忧不已,怕儿子吃不习惯,悄悄在包里塞了一袋自家做的梅干菜。看似不起眼的家乡食物,在异乡却格外的清淡落胃。没几顿饭,就被大伙抢个精光。
从那以后,母亲亲手做的梅干菜就成了谭海江出差的必备。这一口难忘的家乡味,陪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也见证了15年的从警岁月。
“小时候全家一起做梅干菜,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片段。现在大女儿13岁了,也跃跃欲试地帮着奶奶一起做。带着她们的爱出发,我一定会守护好小家,保护好大家!”谭海江动情地说。
综合:杭州公安、浙江法制报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