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故事:关羽张飞古城欲杀关羽的真正原因( 二 )


但后来的中国人 , 讲究气节 , 讲究到偏执的程度 , 就过分了 。若从这个角度 , 关羽哪怕有一丝动摇 , 都属于叛变行为 。应该在土山上杀身成仁 , 马革裹尸 , 誓死捍卫 , 抵抗投降 。所以 , 张飞把关羽杀掉 , 绝对是可能的 。试想 , 在文革期间 , 那些造反派认定 , 凡曾在白区工作过的 , 都是叛徒 , 不是叛徒才怪 , 多少人为此关进牛棚 , 饱受凌辱 , 屈打成招 , 含恨而死 , 便是这种极端偏执的思想所造成的 。那当然是绝顶荒唐的逻辑 , 可一时间却成了十分正经的革命行动 。
所以 , 到了元末明初 ,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 , 对关羽降曹这一节操问题 , 就颇费周章了 。因为写小说的时候 , 国人已经到了被礼教束缚得快要窒息的地步 。连妇女都“饿死事小 , 失节事大”地钉在贞节牌坊上了 , 何况反臣贼子 , 叛兵降将乎?于是把东汉建安年间不是太当回事的事 , 弄得严重化了 。
这样 , 罗先生下笔时踌躇了 , 若是痛批狠揭 , 声讨问罪 , 必有损关羽的正面人物形象 。若是只字不提 , 也难说得过去 。于是想出了一个降汉不降曹的似乎义正词严的借口 。这当然是自欺欺人 , 汉即操 , 操即汉也 。
为什么后来的中国人 , 就格外地不能宽容呢?因为封建礼教窒息得国人 , 几无一点思想自由 , 而不能自由思想的人 , 必失去大度 , 易趋向极端 , 凡事绝对化 , 看问题形而上 。于是 , 这种自我桎梏的人 , 对别人缺少最起码的谅解 , 同情和信任 , 只有猜忌和警惕 , 只有怀疑和恐惧 , 圈子越来越小 , 视野越来越窄 , 朋友越来越少 , 敌人越来越多 。最后 , 甚至要求百分之百的纯净 , 于是 , 为渊驱鱼 , 为丛驱雀 , 只能逼使更多的应该团结的人 , 走向自己的反面 。
司马迁为被围而降匈奴的李陵 , 向汉武帝反映了贰师将军救援不力 , 不得不败的真话 , 结果受了宫刑 , 关进蚕室 。从此 , 谁也不敢为这些败而不以一死来殉国的人多说一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