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氏为何不与汉朝夹击匈奴:忙着开疆扩土( 二 )


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选择的路线与第一次出使时不同,走的是丝绸之路天山廊道(北道) 。基本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敦煌和楼兰,向北到达吐鲁番盆地,再沿着天山北麓西行,经伊犁河谷、昭苏草原,最后抵达乌孙国都赤谷城 。
大月氏为何不与汉朝结盟夹击匈奴?
张骞第一次入西域来到大宛后,大宛王感到非常高兴 。大宛王早就听说汉帝国广阔富饶,但是由于匈奴人的阻挠,无法和汉朝通使 。大宛王派出翻译和向导护送张骞,取道康居,前往大月氏 。
康居本是锡尔河北岸一个斯基泰人部落 。斯基泰人是驰骋欧亚的游牧民族,向东一直控制到锡尔河的北岸 。在中亚北部的锡尔河与南部的阿姆河之间,有一片叫做索格底亚那的地区,也就是粟特 。此时锡尔河南岸的粟特人在康居人的统治下,因此汉代称粟特人为“康居人” 。粟特人起源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泽拉夫善河 。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东征大夏(今阿富汗)、粟特和北印度(今巴基斯坦),遭到了粟特人的顽强抵抗 。亚历山大征服粟特后,娶粟特公主Roxane(禄珊妮)为妻,以通婚的方式加强对当地的统治 。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也叫这个名字 。“禄山”是粟特语,意为“光明” 。一般称男性为“禄山”,称女性为“禄珊妮”,类似于佛教中的比丘和比丘尼 。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曾以此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名画《亚历山大和禄珊妮的婚礼》 。
康居王对张骞也很友好,护送他至阿姆河北岸的大月氏王庭 。大月氏当时由前王夫人(一说太子)当政,他们已经征服了阿姆河南岸的大夏(Bactria) 。大夏王黑离欧克里(Heliocles)统治时期(前145-前130),大夏不断发生内乱,大部分国土被安息王国侵占,只剩下大夏本土和粟特南半部 。在匈奴和乌孙的打击下,大月氏从伊犁河迁入中亚,首先占据河中地区,迫使当地斯基泰人南迁安息和大夏 。大约在前140-前130年间,大月氏征服了大夏,“都妫水北为王庭” 。张骞出使大夏时(前128),大月氏人仍在阿姆河北岸,以大夏为臣 。
张骞归国后不久,大月氏人就跨过阿姆河灭亡了大夏 。此后,西方人称大月氏人为“吐火罗人”,并把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吐火罗斯坦”,但中国史书仍称为“大月氏” 。张骞将大夏的首都称为“蓝市城”,其实就是亚历山大城,来自希腊语Alexandria 。张骞在大夏一年多,但并未说服大月氏与汉朝合击匈奴,只能归国 。
为了避开匈奴,张骞选择昆仑山北麓丝绸之路南道归国,准备经瓦罕走廊、塔什库尔干、于阗(今新疆和田)、扜弥(今新疆克里雅),再经青海羌人部落返回长安 。但他还是在青海羌人地区落入匈奴之手 。一年之后,匈奴单于去世,张骞带着妻子和仆人堂邑父才回到长安 。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此行的意义却十分重大 。张骞介绍了帕米尔高原以西许多国家的情况,还知道了汉帝国的南边是身毒国(今印度) 。身毒国和四川、云南有着民间贸易往来,蜀布和邛竹杖经身毒转运到大夏 。他还注意到中亚当地没有漆器和丝绸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和班固《汉书·西域传》,就是根据张骞的报告撰写而成的 。
张骞第二次入西域的终点乌孙国都赤谷城,该遗址目前尚未找到,但考古学家在伊犁河流域发现了乌孙王的墓地 。乌孙王墓是一种大型土墩墓 。从考古学上看,大月氏与乌孙的文化大致以博格达峰为界,以东是大月氏,属于苏贝希文化;以西为乌孙,属于土墩墓文化 。
张骞在乌孙受到了乌孙王的热烈欢迎,但乌孙王惧于匈奴的势力,不敢与汉朝联盟,只是派使者随张骞回到长安答谢汉武帝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他本人只到达了乌孙,但他派出了许多副使,到达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条支、奄蔡、身毒、于阗、扜弥等国 。因张骞第一次出使时,了解到中亚当地无漆、丝,因此第二次出使时带了大量的丝绸 。这也是丝绸之路上有史可稽的第一批传往西方的中国丝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