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95后”小伙用镜头“追光”老兵 5年为45位老兵拍10万余张照片

中新网山东肥城9月7日电 题:“95后”小伙用镜头“追光”老兵5年为45位老兵拍10万余张照片
作者孙婷婷
“在我拍摄老兵的5年中,陆续有6位老兵爷爷离世了,这让我感觉压力很大,想尽我所能为更多老兵留下影像。”7日,泰安肥城“小伙”史云鹏在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时说。今年22岁的他,自2017年以来,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寻找老兵,先后自费前往泰安、济南、东营等地,共为45位老兵拍摄照片10万余张,年龄最大的102岁,年龄最小的85岁。

摄影|“95后”小伙用镜头“追光”老兵 5年为45位老兵拍10万余张照片
文章插图
史云鹏在整理拍摄的老兵照片。孙婷婷 摄当天,采访人员在史云鹏家中看到,卧室的墙上,贴满了他参加全国、省市摄影比赛所获得的证书和奖状。“很多人觉得我已经拍照5年了,是一名专业摄影师,其实,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史云鹏说,他目前正在努力学习摄影知识,争取能拍摄出更专业的作品。

摄影|“95后”小伙用镜头“追光”老兵 5年为45位老兵拍10万余张照片
文章插图
史云鹏获得的摄影作品奖。孙婷婷 摄2017年2月,还在读高中的史云鹏拿着二手相机,开始寻找老兵。提及自己拥有的第一台相机,史云鹏感慨万千。“读高三那年,我特别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去北京参加一个摄影比赛。但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父母不让我买。所以我就偷偷去打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发传单,挣了600块钱,买了一台二手的单反相机。”

摄影|“95后”小伙用镜头“追光”老兵 5年为45位老兵拍10万余张照片
文章插图
史云鹏在为老兵拍照。孙婷婷 摄“我小时候听姥爷讲过解放军的故事,对老兵有着深深的敬爱与崇拜之情。”史云鹏说,他一直想为老兵爷爷做些事情,萌生了寻找退伍老兵并为他们留影想法。每拍摄一位老兵爷爷,他都会整理好照片,冲洗出来后在下一次去看望老兵爷爷时,送给他们。“我想记录老兵爷爷晚年生活,用真实的照片,让后人记住他们。”
“他们更像是我生命中必须要去追的一道光。”史云鹏说,5年间,他利用课余时间,先后跑遍了肥城、宁阳、长清、章丘等7个地市区。刚开始寻找退伍老兵时,他只能挨个村子去打听,但很多村子根本没有退伍老兵,走了很多弯路。“我拿着相机去村里,跟人打听附近有没有老兵,很多时候会被人怀疑,觉得我是坏小孩。”

摄影|“95后”小伙用镜头“追光”老兵 5年为45位老兵拍10万余张照片
文章插图
史云鹏在为老兵拍照。孙婷婷 摄对史云鹏来说,最困难的是找到这些老兵,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寻找老兵的路上。令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在济南章丘读大学期间,曾乘坐8个小时的公交车,到南部山区寻找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肥城籍老兵。“这5年大概跑了160多个村子,距离近的,就骑电动车或者坐公交车,距离远的就坐长途车去。”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史云鹏已经与45位老兵成为“家人”。5年间,史云鹏经常去看望老兵们,离家近的两个月看望一次,离家远的一年去两次。“我的爷爷很早就过世了,但因为拍摄老兵,我拥有了45位爷爷。”史云鹏说,他高中毕业时,一位老兵爷爷还曾请他“下馆子”。“老兵爷爷会给我讲很多过去的事,这些宝贵的人生经验,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艰苦奋斗,什么叫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摄影|“95后”小伙用镜头“追光”老兵 5年为45位老兵拍10万余张照片
文章插图
今年90岁的路良平,是史云鹏拍摄的第一位老兵。孙婷婷 摄“老兵张显宗爷爷说过一句让我触动很深的话,他们18岁时在当兵,没有条件上学。而如今,我们18岁时能上大学了,很幸福。”史云鹏说,老兵带给他很多精神方面的支持。“我觉得这道‘光’很大也很短,因为这道‘光’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爷爷慢慢地去世了,慢慢地走了,留给我的只有和时间赛跑,让这道‘光’慢慢地离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