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走进申城教育世家|看好病人教好学生 王吉耀一家四代12人从教
文章插图
【 申城|走进申城教育世家|看好病人教好学生 王吉耀一家四代12人从教】图说:王吉耀的全家福,她的先生和二个儿子也都是医学院老师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一家人四代出了12位教师,他们的从教时间加起来超过三个半世纪,勇于创新、潜心育人,医教报国。著名消化病、肝病和临床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王吉耀出生于教学和医学世家,“看好病人、教好学生”,在这个大家庭里,长辈言传身教成为后辈的灯塔。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
王吉耀的家庭家学渊源,外祖父董景安是上海沪江大学副校长,也是首位华人教授,他从事国文教学,主编《六百字编通俗教育识字课本》,主张“教育是国之基础”。或许从那时,教书育人的信念就悄然在这个家庭里生根,努力使中国医学教育事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一脉传承的家族理想和事业追求。
王吉耀的家庭成员中,许多位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但他们也都选择回到祖国,为国家的医学和教育事业效力,传承着家族中的爱国情怀。舅舅董承琅接受了父亲“解治病人的痛苦、回击国外将国人侮辱为东亚病夫”的教导而学医,回国后创建我国心血管病学科,率先把从美国学到的最前沿心电图知识和技术带回中国,为国家培养了包括黄宛院士、颜和昌院士、陈灏珠院士等在内的一批心脏病学高级专家和一大批专业人才。受到舅舅的影响和鼓舞,1986年在加拿大马克马斯特大学获得临床流行病科学硕士回国后,王吉耀积极将处于世界医学科研与教育前沿的大量先进理论、方法和成果引入上海医科大学和中山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科研和普及,后来又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国医学教育,专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填补了我相关领域教材的空白。
文章插图
图说:王吉耀在大舅——我国著名心脏病学家董承琅教授120寿诞纪念活动上的留影
80年代后期,中国心脏病学科再次跟上世界先进水平,年逾八十的董承琅还对自己主编的《实用心脏病学》进行第三次修订。母亲董珊云是妇产科学专家,从医从教30余年,除了救治病人,为国家培养了众多妇产科医生。王吉耀回忆,自己小时候母亲为了工作,特地把家安排在医院附近,不管刮风下雨,只要碰到产科急诊,立即就往医院跑,从来没有休假日。
耳濡目染是最好的“学”
王吉耀说自己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六岁,休息天她带孩子到家里附近的公园,孩子们自己玩,她就坐在边上读书;有的时候下班没时间吃饭,拿着两个冷馒头就跑到医学院去听课,“孩子们总是能感觉得家里读书的气氛,看到我一生为医学而奋斗,他们在高考的时候也自愿填了医学专业,治病救人或许就是渗透到血液里面的基因”。
长辈一生敬业奉献,耳濡目染之下,除了祖父、王吉耀的母亲、舅舅,她的丈夫、两个妹妹和她们的丈夫、两个儿子和外甥女都从医执教,后辈个个勤奋努力,在各自领域卓有成就。王吉耀的儿子李海、李俊也成为医学教授,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嘉会医院,在消化疾病领域卓有建树;外甥女赵维莅成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在血液学领域带领团队所获得的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文章插图
- 王丽|博兴县“新年新衣 温暖‘童’行”关爱活动走进博昌街道
- 人民教育|好人山东|教师吕文强:资助100多位特困生完成学业 让孩子找到人生方向
- 新媒体|鹤岗市人民检察院宣传教育部干警荣获《方圆》2021年度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
- 中国人民|岁寒时节献“诊”情,英雄战歌“关爱烈士父母行动”走进菏泽
- 老人们|齐齐哈尔口腔医学院志愿者走进“咱爸咱妈”公益安养院
- 支部|鞍山市出租汽车企业联合党支部走进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基地
- 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找环卫工人“拜师学艺”?来中国我学了这…
- 退役军人|益路“诊”情———2022年关爱烈士父母行动义诊活动走进兖州
- 健康教育|云南省卫健委赴宁蒗指导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 发放|“营养普惠 关爱贝至”守护婴幼儿健康公益活动走进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