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队|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唱响“红十字之歌”

本报采访人员 钟秋兰
“来,跟我念,1、2、3、4、5……”“1、2、3、4、5……”8月21日上午,在南昌市广润门街道直冲巷社区一栋老式楼房的7楼,传来一段这样的对话。
这不是孩子的咿呀学语,而是一名50余岁的偏瘫患者正在练习发音,以努力回归正常生活。患者叫杨春林,教他发音练习的是南昌市章金媛爱心奉献团的志愿者胡灿莹。2009年,43岁的杨春林突然中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并失语。2011年,胡灿莹与他对接。自此,开启了长达10年的爱心接力。
8月21日9时,章金媛爱心奉献团志愿者再一次上门为杨春林做康复理疗。这一次,队伍里有近70岁的专业康复指导万雪梅,也有还在医院实习的护理学校学生,带队的则是92岁高龄的章金媛。作为我省第一个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护士,“章金媛”3个字已成为传承南丁格尔精神的旗帜。采访人员看到,杨春林在一群志愿者中笑声不断,他能独立行走,并准确地发出“1、2、3、4、5”等数字的发音;志愿者们走的时候,他还能乐呵呵地说几句简单的告别语:“章老师再见。”“万老师再见。”
离开杨春林家,已是11时,章金媛又带着志愿者们来到南昌市状元桥社区毛家园小区。这一站,她们要服务的对象是102岁高龄的熊浩衍老人。因为不习惯与子女同住,老人一人住在老式楼房的4楼。得知这一情况后,章金媛爱心奉献团中来自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的闵春华便于2004年担负起老人的日常护理工作。当日,看到志愿者们来了,老人特别开心。在例行各项身体指标检查后,章金媛动手示范教他做手指操,并告知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这是江西省红十字会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关爱老人·情暖夕阳”红十字志愿服务,打通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两个片段。
在南昌市,章金媛爱心奉献团扎根城市社区20年,坚持开展志愿服务,以医院-社区-家庭-志愿者“四位一体”和居家护老“五全”(全人、全家、全护、全面、全程)的志愿服务模式,让老年人(需康复患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
在吉安市,该市红十字会联合吉安仁安医院发起中医康复治疗救助项目,致力于为全市2000名中风后遗症、颈椎腰腿痛、四肢功能障碍、身体瘫痪或半瘫痪等需要中医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医疗救助,以保障他们的生活需求。根据项目实施计划,患者进行住院治疗,通过正常医保结算出院后,自费部分可获得相应救助金补助。据统计,今年5月项目实施以来,已救助全市13个县(市、区)病患125人次。
在九江市,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按照“有爱心、有热情、有时间、有计划、有能力、有活力”的要求,先后组织开展送健康、送快乐、送温暖、送技能、送理念等“五送”志愿服务140余次,服务时长1万小时,受益4.2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在全市奏响了一曲曲“红十字之歌”。
采访人员从省红十字会了解到,随着社会老龄化、空巢化加剧,我省失能、失智老人不断增加,急需专业的护理和照顾。2021年,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江西省红十字会整合志愿服务力量,计划在全省100个县(市、区)成立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就近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目前,全省各级红十字会新增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110支、红十字志愿者2.7万余人。按照统一队伍名称、统一相关标识、统一着装上岗、统一服务内容、统一签订承诺、统一网络管理的“六统一”原则,承担健康养老、应急培训、心理援助、人道救助、捐献咨询、宣传动员的“六服务”任务。
【 服务队|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唱响“红十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