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员|一天步行24公里 “红袖章”变河道“守护神”

一天步行24公里 “红袖章”变河道“守护神”
——记潍坊青州王坟镇涝洼村巡河员张传玉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刘臻 通讯员郑秀宝 潍坊报道
9月5日,天刚亮,外头飘着细雨,张传玉匆匆起床,戴上红袖章,拿上长夹子和垃圾袋,冒雨出门开始了一天的巡河工作。

河员|一天步行24公里 “红袖章”变河道“守护神”
文章插图

涝洼村位于青州市王坟镇中心地带,钓鱼台河和大石河在这里交汇,地形复杂,巡河任务特别重。“两段加起来得有3公里吧,一个来回就得两个多小时。”张传玉说。
今年53岁的张传玉身体硬朗,红袖章、大嗓门是他的标志。“以前觉得乡里乡亲的,看到人家往河道里倒个垃圾,我也不好意思说。干了三年多了,脸皮也练出来了。谁再破坏河道环境,我就直接上去批评。”张传玉说。
哪里的河道需要保洁,沿河绿化是不是该管护了,有没有非法占用水域现象……在巡河过程中,这些都被他一一记在脑子里,然后统一上报。

河员|一天步行24公里 “红袖章”变河道“守护神”
文章插图

前段时间,张传玉在巡河过程中发现两条河交界的地方,因为水流冲击力大,形成了两个大坑。“发现后我们立刻上报,第二天镇上就派了施工队和挖掘机来处理。”张传玉说。
为了保护河道,村里还成立了一个12人的环保义工队,由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组成。“有时候河道垃圾多,我自己清理不过来,就在村里的为民服务微信群里说一声,很快他们就过来了。”张传玉说。
涝洼村紧挨着旅游景点神秘山寨和插旗山,每到周末和假期,一辆辆旅游车便蜂拥而至。不少游客看到清澈的河水便想下去玩。“不能下河,很危险。”“拍照别离河边太近了,注意安全。”张传玉一遍一遍地劝阻。偶尔遇到几个不听劝的,张传玉便会呼叫外援——村级河长尹海国。

河员|一天步行24公里 “红袖章”变河道“守护神”
文章插图

尹海国是涝洼村村支部书记,因为村里巡河任务重,他便也兼任着巡河员。“我们河道边都有禁止下水的牌子,遇到实在劝不住的,就给农办和派出所打电话。”尹海国说。
3公里长的河道,张传玉一天要走4个来回。“镇上给配了电摩托,有时候我也骑着,但是走走停停的太麻烦,所以我多数时间还是步行,方便捡拾垃圾。”张传玉说,以前,沿村的河道大都被村民当成天然垃圾场,加上部分工厂排污,河水污染严重,现在河道边上都摆放了垃圾箱,还建起了景观带,村民的素质都提高了,巡河也轻松了不少。
【 河员|一天步行24公里 “红袖章”变河道“守护神”】1000多个日日夜夜,河道就如同张传玉的第二个家。雨天防汛,晴天防溺水,平时还要做好河道管护工作,巡河员的工作虽然累,张传玉却干得有滋有味。“看到河道一天天干净,大家都安安全全,我觉得很有价值。”
像这样的巡河员,青州市共有300余名。从2016年开始,该市率先实行“河长制”,将河道全面纳入治理范围,并给境内每段河道都配上了“守护人”,同时全面推行无人机智慧化巡河,将无人机作为河长巡河的有益补充,境内15条主要河流整体面貌“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