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爸爸需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他”

42岁,正当壮年,
他突然患上高危型白血病;
18岁,正当青春年华,
他决定捐造血干细胞救父。
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面对疾病,安徽宿州一对父子血浓于水的真情令人动容。面对这个贫病交加的家庭,南医大二附院医务人员在积极救治生命的同时,也给予费用上的减免、精神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关爱。

血液科|“爸爸需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他”
文章插图

42岁的家庭顶梁柱突发高危白血病
王明(化名)今年42岁,长得人高马大,两个儿子,一个18岁一个14岁,原本他和妻子经营着一个规模不小的养鸡场,收入虽然不是太高,但生活平静幸福。
这种平静在2020年8月被打破," 发烧,一吃东西就吐 ",妻子赵女士说,一开始她和丈夫都没太当回事,当地医院诊断是胃溃疡,开了点药就回家了。但王明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渐渐发展到牙龈、皮肤出血。王明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一出来,接诊的王建宁主任、张柳波副主任就和我单独谈了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女士说,自己当时完全 " 懵 " 了,不敢相信。
南医大二附院血液科主任施小凤告诉采访人员,王明得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 属高危型,恶性程度高,伴有染色体改变 ",这种类型的白血病,最好的治疗手段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众人伸援手,筹集救命钱
但王明有顾虑,两个孩子年龄还不大,家中本来不富裕,移植所需的费用根本不是这个家庭所能承担的。赵女士告诉采访人员,在丈夫生病求医的过程中,养鸡场因为突然停电,导致1万多只鸡意外死亡,让这个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王明和家人选择了化疗,6次化疗后,症状有所缓解。2021年2月,化疗结束后,王明回到老家。但4个月后,白血病复发," 全身多处出血,血小板低,白细胞继续往下掉 ",此时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救他的命。
这个时候,家人没有放弃,通过亲戚朋友以及信用贷款,赵女士筹集到了一部分费用,与此同时,南医大二附院血液科的医护人员都积极为王明筹款捐款,同时为其申请了部分医院基金资助,医院纪委书记田堃、对外发展办副主任耿直、纪检监察室副主任钟小溱都向王明施以援手,血液科移植小组人员包括施小凤主任、孟庆奇副主任、陈婉如医生、徐龙华护士长、张力、曹贞护师、移植舱里的张翠阿姨,在对王明精心治疗的同时,安慰鼓励他与病魔作斗争。

血液科|“爸爸需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他”
文章插图

18岁儿子决定捐干细胞救父
为王明捐出造血干细胞的是其18岁的儿子勇勇(化名)。勇勇是警官学院的一名学生,小伙子个高壮实。暑假,勇勇曾在病房照顾父亲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陪伴父亲,施小凤主任看在眼里,也是感慨万千," 糙糙的小伙子也有非常细心的一面 "。
对于捐出造血干细胞救父亲,勇勇没有任何犹豫,他和妈妈赵女士说," 爸爸需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他。"
7月29日,勇勇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经过动员被采集出来,随后回输到经过预处理的父亲体内,这也是南医大二附院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采访人员了解到,南医大二附院血液科,有百级移植仓 5 个,现可常规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治疗各种良恶性血液病以及化疗敏感的实体瘤。该院血液科也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干细胞采集定点单位。
病危之时,体会人生含义
经过严重粒细胞缺乏、血小板低下的危险期,11天后,王明的白细胞植入,14天后,血小板植入,8月23日,隔着移植舱的玻璃,采访人员看到王明,虽然经过清髓性预处理后头发已掉光,皮肤发黑明显消瘦,但他现在的状态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