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立无字碑背后的千古之谜( 二 )


(三)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做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 。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且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武则天执政期间,有积极的一面,如纳谏、不次用人等;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任用酷吏、滥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等 。武则天逝世以前,已被迫还政于唐中宗,自知将来人们对她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无法概括好坏,所以决定干脆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去判断 。持第三种说法的学者指出:“从唐中宗起,陆贽、李绛、宋洪迈、清赵翼等人都很尊重武则天,对她评价很高 。”认为,唐太宗打下的盛唐基础,建立了规模,而“武则天则巩固和发展了这一基础,没有武则天起作用的五十年,也就没有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武则天对唐朝的历史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武则天的错误也是严重的,尤其是其统治后期,朝政腐败,新贵形成,对历史的前进起了阻碍的作用 。”由于功过相掺,这些学者认为:“武则天是个聪明人,立无字碑立得聪明,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
网络配图
(四)武则天在风雨无常的政治舞台上活动了半个世纪,可谓君临天下,不可一世 。然而,武则天*后与唐高宗合葬在一起,就带来了称呼问题,究竟是称呼武周皇帝,还是李唐皇后?确是很为难 。唐中宗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却长期在其威下惶恐度日,几度险遭*手 。李显对母亲滥施酷刑、滥无辜的暴行也是非常憎恨的 。武则天先后**太子李弘;废太子李贤为庶人,后又逼其自 。中宗李显当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则天废黜皇位,贬逐出京 。先后二十多年间,李显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每次听到武则天派人来看他,他都吓得胆战心惊 。他的长子李重润、女儿李仙蕙都因出言不慎被武则天处* 。此外,武则天晚年还一直思谋着将皇位传给其武家侄儿 。有过这一番饱受折磨经历的中宗,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公开发泄对母亲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她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干脆一字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一块“无字碑” 。另外李显也难定其称谓,如褒扬武则天,刻上“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作为李唐子孙感情上不情愿;如贬斥其刻上“则天大圣皇后”,而武则天又明明做过十六年的“大周”皇帝 。左右为难,无可奈何之下,就只能在高宗的“述圣碑”侧立一块“无字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