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辰大海,赴极地山巅!成都理工大学:心怀璀璨,立足天府,目至苍穹! 世界之最北极( 二 )


36岁博导郎咸国教授多年来带领队伍畅游在古海洋、古气候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蓝海,承担的“雪球地球”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这也是他和团队第二次获此殊荣 。
19次出海科考,航迹遍及全球三大洋的首位女首席科学家韩喜球,她曾担任蛟龙号深潜航次首席、副总指挥,十余年间带领团队找到了十几个海底热液区 。
引领我国进行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先驱,1976级校友邱燕,她主持完成了我国首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图幅 (1:100万),为我国该领域技术发展打了一针针“加速剂” 。
我国的海洋地质调查事业从近海走向远洋,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落后到一步步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这串串足迹中不乏成理人的日夜兼程 。
遨游太空,深潜大海,成都理工大学始终脚踏实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一大批重要项目,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中也闪烁着成理的智慧光辉 。
这块块砾石被发掘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一双双深邃的眼睛,默默凝望、倾诉 。它们的存在,正是一代成理地质人立足祖国大地、攀登科研高峰、成就科学事业的辉煌证明 。
险可勇登极地——敲山震石,量定乾坤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北极和南极是遥远且神秘的世界 。寒冷干燥是极地的特色,冰天雪地是那里的常态 。迷人的景象、未知的风光不免令人心驰神往,丰富的资源更是驱动着万千学者“破冰”前行 。
1984年11月,1972级校友刘小汉、颜其德所在的中国考察队开启了我国首次南极探索征程 。也正是在此次科考的奠基下,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于次年2月拔地而起,填补了我国此项空白 。

绛红色条带状碧玉,1984年,校友刘小汉参加我国第一次南极科学考察时为母校带回 。
1982年7月-9月,前任成都地质学院博物馆馆长竺国强参加了为期50天的北极科考 。通过考察,他还原了北极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填补了斯匹茨卑尔根群岛考察的空白 。
前寒武纪变质岩小褶皱,1982年,竺国强从北极的斯匹茨卑尔根群岛西南部的伯顺岬采集,为中国科学家揭开 “北极的秘密” 提供极大助力 。
“珠峰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要把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探索世界最高峰的自然奥秘 。”作为学校品学兼优的体育苗子,邬宗岳和罗士明参加了1960年3月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登山队 。在当时极度寒冷和严重缺氧的环境下,邬宗岳始终没有忘记学校嘱托,和罗士明在冰雪之巅为母校带回了二云母花岗岩标本 。
蜂窝状二云母花岗岩,邬宗岳、罗世明1960年在珠峰海拔8000多米高度的风口为母校采集 。
1975年,邬宗岳第三次攀登珠峰时,在率领突击队向海拔8600米突击营地进发过程中,不幸以身殉职,长眠在了他魂牵梦萦的珠峰雪白的怀抱中 。
(电影《攀登者》中的李国梁人物原型正是校友邬宗岳)
这些来自世界之极的岩矿,不仅饱含学子对母校的殷切深情,更是承载着那段拼搏岁月、奋进时光,捧之于手、细细凝望,成理前人那一身孤勇、满腔热血似历历在目,这尽数光辉也引领“来者”无畏前行 。
弦歌赓续,春华秋实 。成都理工大学扎根国土,在天府之地播下万亩桃林,其中不仅有中国沉积学拓荒者和奠基人刘宝珺院士、填补我国高温地热成因机制研究领域空白的多吉院士、揭示青藏高原地质奥秘、开辟我国油气勘探新领域的王成善院士、中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崔鹏、破解关键矿产高效利用难题的胡瑞忠院士,还有“在实践实干中获得成就”的大国工匠王君玉、赵松江、谢文卫,更有“互联网大亨”知乎CEO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