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谋臣悲剧:一厢情愿想做帝王师( 三 )


网络配图
忧谗畏讥的刘伯温准备在家乡终老,但善于占卜的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并不在自己手中 。很快,他就出事了 。又使天灾进一步演变成人祸,中国大地,一时饥民、流民、盗匪四起 。
隐居的刘伯温,竭力洗尽铅华,表现得像一个不识字的老农,也不和地方*吏来往 。他知道,有一双天眼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明史》上这样绘声绘色地描述他的谨慎:“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 。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舍,炊黍饭令 。
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 。’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 。”家乡的父母*因为始终见不到刘伯温,所以换上便服求见,正在洗脚的刘伯温对上门的客人当然不好拒绝,升火做饭以待客,但当县令以实相告时,刘伯温马上变色,自称小民,便立即退避 。如此小心的刘伯温还是出事了 。
在浙江福建交界处有一个叫谈洋的地方,此地偏僻而险要,所以成为*人躲藏之所,刘伯温便派儿子刘涟入朝反映这一情况,建议在此设立一个机构负责巡查,但刘涟绕过了中书省(当时明王朝政府的中枢机构),直接向皇帝奏陈,引起了执政大臣的嫉恨,他们诬陷刘伯温看中了谈洋这块地方,准备作身后之墓地,只是由于谈洋的百姓不同意,所以才希望朝廷在那儿设立机构,以此驱逐百姓 。中书省准备借此兴起大狱,这时的刘伯温虽然患*,但仍然不得不扶疾入朝,向皇帝和朝廷说个明白 。
刘伯温面对朱元璋,“惟引疚自责而已”,意思是什么辩解的话都不说,只承认“我错了我错了”,朱元璋没有再穷追下去 。但不久,在一件小事上,朱元璋还是给了刘伯温一个下马威 。朝廷祭奠孔子,仪式结束后,祭祀用的肉分给重臣算是一种荣誉 。刘伯温没有参加祭奠仪式,却接受了肉 。
朱元璋说:刘伯温是学圣人之道的嘛,怎能不参加祭奠却享受祭品?学礼学到哪里去了?下令停发其一个月俸禄 。是否接受祭品是小事,停发一个月俸禄也是小事,关键是皇帝行动中透露的信息是意味深长的:他就是想让刘伯温没面子 。由此可见最后一次入朝的刘伯温,其处境之尴尬 。
处境心情都恶劣,刘伯温的*情加重了,洪武七年,朱元璋知其*重,赐归田里,这一年的四月十六日,刘伯温卒于家中 。
刘伯温的*因,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被丞相胡惟庸**;二说朱元璋是**刘伯温的主谋;三说系** 。其实从情理上思考,刘伯温当时已经患*,而且又不是当权派,朱元璋和胡惟庸又何必要多此一举?胡惟庸**了刘伯温的传闻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后来朱元璋为除掉胡惟庸,有意给其罗织了一条新罪名 。但他没有想到,后世同情刘伯温遭遇的人,不以揪出胡惟庸为满足,又怀疑到他自己头上,这真是一种讽刺 。与刘伯温的*因相比,朱元璋在刘伯温*的前后表现出来的态度,更耐人寻味 。
网络配图
在刘伯温还在朝的时候,朱元璋的文集刻成,他赐给了李善长、胡惟庸、宋濂三人,却偏偏没有给刘伯温,这反映出朱、刘君臣关系在刘伯温*前,已比较冷淡 。刘伯温*重被赐归,朱元璋颁发了一纸诏书,对二人君臣一场进行了一次总结,其中既责备刘伯温当年不早早归附,也称扬其功绩,最重要的,是表示自己当皇帝后,对刘伯温的安排和处置都是符合“国之大体”的 。
对刘伯温来说,得到这样一份诏书,肯定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朱元璋和刘伯温君臣二人,在身份认识上大概是有一些偏差的 。刘伯温虽被人们看成“谋臣”甚至“术士”,但他更自居为“儒者”,然而让他沮丧的是,朱元璋也更多愿意把他当成“谋臣”和“术士” 。在一次谁是当今大儒的讨论中,朱元璋就曾经轻蔑地说,像宋濂、刘伯温这样的人哪配称“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