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负荆请罪的主人公 负荆请罪的人物有哪些( 二 )


实际论起,这两次外交纠纷,都只是秦国的试探 。
战国七雄,楚国被秦玩坏了,魏国被秦揍趴下了,齐国也被五国联军揍得直不起腰来,韩国燕国都是小国,唯一能跟秦稍微掰掰手腕的旧只有赵国 。
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军事实力一直在战国前列,跟秦军的战斗里也互有胜负 。
虽然赵国一国抗衡不了秦国,但只要赵国坚持的时间一长,唇亡齿寒,自然会形成很大的反扑秦国的力量 。
所以秦国两次针对赵国的活动,都只是想用外交压迫看看赵国的骨气,顺便准备些可以出兵的借口 。但两次都被蔺相如很好地化解掉了 。
如果外交过刚,秦军势必以此为借口开战 。
如果外交过柔,赵国将外失信誉,内失民心 。
如此微妙的拿捏中,蔺相如确实展现出了一个绝妙的风度在里面 。
回国之后,蔺相如就被任命为了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这个任命其实非常讲究,原本赵国在“避秦,攻齐”的方针之下,抗秦派是没有太多生存空间的 。
而如今天下形势大变,齐国一蹶不振 。而秦国已经有了将赵国作为下一个目标的盘算 。
赵国不得不启用抗秦派,而蔺相如在面对秦王时不卑不亢的表现,当得起抗秦派的领袖 。
越是国家危难之际,越是需要英雄 。
英雄不需要拯救世界,他就在那里,就是抗击秦国的象征 。
但这就让廉颇非常不满意了 。他是乐毅的迷弟,是非常笃定的避秦派 。
避秦不是怂,毕竟赵国周围强敌环伺,只是有个先后顺序之分 。
廉颇就认为,秦军跟地鼠一样的,没事就出关掠夺一阵,等聚齐大军想要攻打他,他就钻回函谷关里,一时半会,秦国很难消灭,既然如此,不如避开秦国的兵线,不要主动出击 。而是尽量在其他国家面前,收获利益 。
廉颇的想法也很有道理,只是他有点不明白时局发生了变化,秦国已经不仅仅是掠夺了,它要强取天下 。
而蔺相如因为外交的成功,被赵王重用,成为抗秦派的领袖,成为了廉颇这一派的死对头 。
廉颇身为武将,嘴皮子不利索,所以就特别讨厌像蔺相如这样巧舌如簧的人 。
他放出话去,“见一次,锤一次 。”
蔺相如也有点方,刚刚屌丝逆袭,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呢,于是尽量避开廉颇,他去东,我去西,后来蔺相如连朝都不上了 。
蔺相如的手下们都好羞耻,觉得这个主子也太胆小了,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告辞 。
蔺相如叹了口气,“你们哟,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我是在避免不必要的内斗,晓得伐 。秦国很忌惮廉颇的,我要是非跟他对着干,这不是让秦国笑掉大牙嘛?”
这话不知道为什么,就“传到”了廉颇的耳里 。
廉颇一拍脑袋,是哈,太有道理了 。
立马负荆请罪,蔺相如见好就收,赶忙扶起了廉颇,从此王国双子星冉冉升起,护卫赵国十多年稳定无事 。
但是蔺相如说服了廉颇么?
没有 。
廉颇自始至终都是非常坚持的避秦派,一直都在避免与秦国的直接交锋 。
他一生中的辉煌战绩都是在同齐,燕,魏这些国家作战时取得的 。
长平之战时,廉颇避守不出,也是坚行了避秦的守则 。
所以赵国上下风传廉颇投敌,最后赵王派赵括接替了廉颇,使得赵军大败,四十万精锐一战尽毁 。
廉颇的自我政策没有跟着国策去改变,这是他人生最大的败笔 。他从未认真地将秦国当做敌人,他的目光总在他处 。
哦,有一点忘记说了,廉颇姓赢,秦王也姓赢 。
在政见不一样的局面上,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要说服别人就已经够难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