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一座重要都城,后来被曹操灌水淹了,又花大钱重建一番 邺城历史之最火材( 二 )


古公草创,而高门有闶;宣王中兴,而筑室百堵 。兼圣哲之轨,并文质之状 。商丰约而折中,准当年而为量 。思重爻,摹大壮 。览荀卿,采萧相 。僝拱木于林衡,授全模于梓匠 。
邺城平面图
顾炎武在《历代宅京记》中曾说:“自曹操基搆,群臣梁习等,止用冀州民力,取上党山林之材,制度壮丽见于文昌、听证等殿,金虎、铜雀之台,鸣鹤、楸梓之宫 。”汉末战乱以来,中原名城皆受兵燹涂炭,但是邺城经过曹操的兴建,其规模之宏巨,民众之繁盛,和其他都市相比如同鹤立鸡群 。
建安十三年(208)初,曹操征服乌丸,平定北方后回到邺城,逼迫汉献帝废除三公官职,重新设置丞相和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曹操在冀州设丞相府,府掾又复增多,俨然一个与许都汉廷并立的朝廷 。
此番回到邺城,曹操又得到汉廷一个礼遇,“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已经是人臣之巅峰了,《资治通鉴》上还有一句“一如萧何故事” 。“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汉承秦制,汉初臣子也是不允许佩剑上朝的 。
萧何
“剑履上殿”以汉高祖刘邦赐萧何之此礼为始,意特许其佩剑穿鞋上朝,被视为极大的恩宠,基本为汉代帝王待臣子之最高的礼节 。汉初叔孙通制定礼仪之后,“剑履上殿”己经是功臣彰显地位的礼仪之一,正如《古今考》所载:“萧何剑履上殿则立为朝仪矣” 。
前后两汉,曹操之前,还有两位大臣被明确记载“剑履上殿”的 。一位外戚专权的代表大将军梁冀,另一为则是董卓 。《后汉书·梁冀传》载:“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 。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 。《后汉书·董卓传》载:“寻进卓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
建安十七年,作为臣子的曹操已经达到人生的巅峰,但是似乎还有不满足,武平侯的爵位似乎又与帝王般的权力并不相称 。【战国一座重要都城,后来被曹操灌水淹了,又花大钱重建一番 邺城历史之最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