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青丝变白终不悔!“上海小伙”藏乡高原行医52年


高原|青丝变白终不悔!“上海小伙”藏乡高原行医52年
文章插图

王万青在家中阅读书籍的场景。新华社采访人员 马莎 摄
新华社兰州8月24日电(采访人员任卫东、文静、胡伟杰)从东海之滨上海,到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草原曼巴”(“曼巴”,藏语“医生”)王万青用五十多年的坚守,实现了人生最富传奇色彩的跨越。
77岁的王万青是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1969年,自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他从黄浦江畔一路向西,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玛曲县,一待就是52年。
王万青的家在县医院内,是几间20世纪90年代建的平房。他裹着一件老旧款式的藏蓝色棉大衣坐在屋中,手里拿着一份医学文献。
“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力所能及地整理一些资料,供后人参考。”他说。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改变中国农村医疗力量长期匮乏、人民缺医少药的状况,一场普及农村医疗卫生的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王万青说。那一年,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医学专业毕业生奔赴甘南,为散居在4.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农牧民提供现代医疗服务。
“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经过数天的舟车劳顿,王万青终于抵达甘南州最偏远的玛曲县阿万仓乡卫生院。阿万仓乡的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近乎上海的四分之一,而卫生院算上他仅有两名医生。两间土坯房、一个血压计、一个听诊器,就是他工作的全部家当。
夜晚的草原空旷荒凉,阵阵西风猛烈呼啸。王万青在寒冷缺氧中辗转难眠,想起家乡的杨柳柔风,想起为自己送行的父母……他找出从上海带来的笛子,伴着孤星冷月,缓缓吹起……
医疗条件落后,牧民们往往“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致命”。王万青意识到,在草原上行医,只专一科行不通。他托父母从上海买来一套俄文原版的《医学百科全书》,一有空就扎进书里。学以致用,王万青迅速成了一个“多面手”。
10岁的南美被牛角顶穿肚子,肠管外露。去县医院的路,横亘着一座山、七道河。在卫生院的土坯房里,两个办公桌当手术台,手电筒当无影灯,两个多小时的手术,王万青全身被汗水浸透。10天后,南美身体逐渐恢复。
一时间,“上海医生会做手术”的事儿在草原上传开。乡卫生院里患者络绎不绝,院子里唯一一根电线杆上拴满了马。王万青在院子空地上搭起帐篷,给牧民当临时病房。

高原|青丝变白终不悔!“上海小伙”藏乡高原行医52年
文章插图

2012年10月30日,王万青在出诊的路上。新华社采访人员 张锰 摄
每年,王万青要花近半年时间去牧区巡诊、防疫。他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实施胎盘剥离术,在“夏窝子”(牧民的夏季牧场)里挽救心衰的新生儿……
一次出诊路上,遭遇连绵大雪,他不得不借住牧民帐篷。一住就是半个月。裹着被子,孤身一人困在冷飕飕的帐篷里,思乡之情汹涌而来。他仿佛看见东海的浪涛、听见黄浦江的汽笛……这时,一位藏族大妈踏着冰雪、一步一滑地为他送来一碗热稀饭。
“那个年代物资紧缺,大米十分金贵。”王万青说,一碗温热的稀饭喝下去,寒冷的心又变得滚烫。
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总有一个影子在王万青耳边说“走吧,回上海”。然而,徘徊又徘徊,犹豫再犹豫,他终是舍不下待他如亲人的牧民,舍不下病人灼灼的眼神,舍不下这片草原……
后来,王万青和当地藏族姑娘凯老(藏语名,汉语音译)结婚,在草原上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