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剧 崑曲( 六 )


中国传统戏剧 崑曲

文章插图
崑曲《红楼梦》剧照 崑剧除在福州公开演出外,不少官宦人家还自蓄家班 。万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曾任江苏嘉定县令的陈一元,平时酷爱崑剧,因与当朝宰相不和,引疾返乡 。他在福州衣锦坊蓄有“一部歌童”,经常演出崑剧以自娱,自己也参演“大花”角色,因而有“陈大花”的外号,其居处俗称“陈大花宅”(见清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卷三十七《万曆朝八》) 。另据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三《史九》记载,闽县(今福州)人林庭昂,任太守时,“公余多暇日,好客喜燕乐,每日有戏子一班,在门上伺候呈应,虽无客亦然 。长、吴二县,轮日给工食银五钱,戏子既乐于祗候,百姓亦不告病 。”崑剧在福建广泛流传,对福建地方剧种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发生过某些影响 。明末曹学佺创始的儒林戏,其主要的声腔“逗腔”中,就包含有崑山腔的成份 。如逗腔的代表性剧目《紫玉钗》,主要曲牌是“十三腔” 。过去闽剧艺人多系文盲半文盲,口传心授,以音传音,结果以讹传讹,把“十三腔”念成(甚或写成)“习山腔” 。据民国29年(1940年)6月福州出版的《抗敌戏剧》第二卷第十期,着名戏剧理论家董每戡在《唱戏的》一文中说:“闽剧《新茶花》中,‘盗国救国’一折所唱的[自叹]曲,听者仅感其音调悲凉、悽惨,而不知系采自什幺调子 。这调子实採取崑曲《劫宝投江》的崑曲十三腔 。”所谓“十三腔”就是[桐城]、[苏落]、[双叠翠]、[玉娥郎]、[四不象]、[桂枝儿]、[耍孩儿]、[青江引]、[三句半]、[银柳丝]、[古儿天]、[六娘子]等十三种腔调合成(“双叠翠”作为两腔) 。此外,在梨园戏传统剧目《郑元和》(又名《李亚仙》)剧中[鹅毛雪]一曲,标明是“崑曲” 。流行于福清、平潭等地的词明戏,其中“水调”主要来自崑曲 。屏南的四平戏与南平的南词戏也都搬演过崑剧的剧目 。崑曲在民间还以坐唱形式出现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瓯县成立“斋雅林曲社”,学唱崑腔,俗称“唱大曲”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一位姓海的东山盐场管理员倡立“枕云天崑曲馆”,随后举人马兆麟、马征祥父子均参加活动 。民国10年(1921年),建瓯县曹梅亭、彭风人等组织“崑曲场” 。同年,东山县崑曲爱好者林彭川在上海经商时,购得一套《六日曲谱》,回东山后,创办“东山国乐研究会”与“崑曲传习所”等组织 。随后,东山县又成立“洞天和崑曲馆”,人数达70多人 。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东山崑曲达到全盛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东山崑曲组织随之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山崑曲得到恢复 。1957年,由清唱形式发展到登台表演,演出《白蛇传》、《醉打山门》等传统节目 。“文化大革命”期间,珍贵的《六日曲谱》手抄演出本遭焚毁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第七代传人黄匡国与孙初叶积极挖掘崑曲遗产,至1994年,共蒐集、整理出12个剧目、47支曲牌 。其中《白蛇传》13支、《卸甲封王》4支、《富贵长春》1支、《醉打山门》3支、《伏虎》4支、《思凡》5支、《长生殿》3支、《西厢记》5支、《赏荷》1支等 。浙江崑曲崑曲,俗称“草昆”、“金昆”,是崑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 。因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故语言较通俗,追求情节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声格腔,以演武戏、做工戏、大戏为主 。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视为婺剧诸声腔中的正宗 。实际上是崑曲在衢州(今衢县一带)、金华的一个支流,在语言、曲调上均结合当地习惯予以简化或改变,故称“草昆” 。现其剧目已较少演出,部分曲调则为乱弹声腔所吸收,如乱弹曲调中含有[昆头][小桃红][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