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淮南王 刘安( 四 )


西汉淮南王 刘安

文章插图
个人着作刘安和众门客着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淮南子》有《内篇》21篇、《外篇》33篇、《道训》2篇 , 20余万字 。着诗歌《淮南王赋》82篇、《群臣赋》44篇、《淮南歌诗》4篇、《淮南杂星子》19卷、《淮南万毕术》 。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 。这些着作集中体现了道家思想 。主要成就编写《淮南子》刘安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近代学者梁啓超称誉为“汉人着述中第一流”的巨着《淮南子》 。《淮南子》又被称为《淮南鸿烈》或《鸿烈》 , 是刘安在做淮南王时 , “招致宾客方士数千人”撰写而成的 。刘安作为主编 , 《淮南子》也反映出了他本人的思想 。《淮南子》原有“内书”21篇、“外书”33篇和“中书”8卷 , 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轴 , 内容涉及到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多个领域 , 是汉代道家学说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 。不过流传至今的《淮南子》只剩下“内书”21篇 。《淮南子》吸取了《老子》、《庄子》 , 特别是《黄老帛书》的思想资料 , 成为集黄老学说之大成的理论着作 , 它不仅对“道”、“天人”、“形神”等问题提出了独特见解 , 同时又在继承春秋时的“气”说与战国中期稷下黄老之学的“精气”说的基础上 , 提出了“元气论”的概念和系统的宇宙生成论 。《淮南子》蕴含丰富的史学研究价值和精神智慧 。热气球升空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 , 他将鸡蛋去汁 , 以艾燃烧取热气 , 使蛋壳浮升 。发明豆腐刘安是中国豆腐和豆浆的创始人 。明朝罗颀在《物原》中提到前汉书刘安做豆腐的记载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豆腐之法 , 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历史评价司马迁:淮南、衡山亲为骨肉 , 疆土千里 , 列为诸侯 , 不务遵蕃臣职以承辅天子 , 而专挟邪僻之计 , 谋为畔逆 , 仍父子再亡国 , 各不终其身 , 为天下笑 。刘端:淮南王安废法行邪 , 怀诈伪心 , 以乱天下 , 荧惑百姓 , 倍畔宗庙 , 妄作妖言 。司马贞:王安好学 , 女陵作詗 。兄弟不和 , 倾国殒命 。司马光:淮南王安 , 好读书属文 , 喜立名誉 。蔡东藩:淮南王安 , 种种诡谋 , 心劳日拙 , 彼以子女为足恃 , 而讵知其身家之绝灭 , 皆自子女酿成之 。家且不齐 , 遑问治国?尚鳃鳃然欲窥窃神器 , 据有天下 , 虽欲不亡 , 乌得而不亡!白寿彝:刘安无论在政治上 , 还是在学术思想上 , 都是失败的 。当时 , 削弱藩国与独尊儒术可谓大势所趋;刘安逆流而动 , 实难得逞 。王云度:刘安是位历史转折时期的悲剧人物 。轶事典故发明豆腐当时淮南一带盛产优质大豆 , 这里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上珍珠泉水磨出的豆浆作为饮料的习惯 , 刘安入乡随俗 , 每天早晨也总爱喝上一碗 。一天 , 刘安端着一碗豆浆 , 在炉旁看炼丹出神 , 竟忘了手中端着的豆浆碗 , 手一撒 , 豆浆泼到了炉旁供炼丹的一小块石膏上 。不多时 , 那块石膏不见了 , 液体的豆浆却变成了一摊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 。八公山的修三田大胆地尝了尝 , 觉得很是美味可口 。可惜太少了 , 能不能再造出一些让大家来尝尝呢 , 刘安就让人把他没喝完的豆浆连锅一起端来 , 把石膏碾碎搅拌到豆浆里 , 一时 , 又结出了一锅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 。刘安连呼“离奇、离奇” 。这就是八公山豆腐初名“黎祁” , 盖“离奇”的谐音 。一人得道 , 鸡犬升天西汉淮南王刘安笃好神仙黄白之术 , 宾客甚众 , 其中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八人才高 , 称之“八公” 。八公聚此炼丹 , 丹药方成 , 刘安因被告谋反畏罪自杀 , 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诛戮 。后传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 , 刘安吞服丹药与八公携手升天 , 余药鸡犬啄食亦随之升天 , 从此山因八公得名 , “一人得道 , 鸡犬升天”的神话亦广传今古 。家族成员父母父:淮南厉王刘长母:雍氏兄弟济北贞王刘勃衡山王刘赐东成侯刘良妻子王后荼(姓不详) 子女子:刘迁女:刘陵墓址纪念淮南王墓 , 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北2公里处 , 南临淝水 , 北依八公山 , 冢位于八公山乡团结村老母猪山南坡 , 名为淮南王刘安墓 。墓冢呈覆斗状 , 底部用青石叠砌一米高环周挡土墙 , 其周长120m , 墓冢高6.4m , 面积约3800m2 。墓南立有清同治八年安徽巡抚吴坤修书丹的“汉淮南王墓”碑 。墓地周围有大量的残砖、瓦砾 。其中有云文瓦当、绳纹筒瓦、板瓦等标本 。于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淮南王墓底部用青石叠砌1米高环周挡土墙及墓园围墙为1989年9月寿县人民政府组织维修和建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