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6200多名驰援南京医护人员陆续撤离 大爱留石城

连日来,全省各地支援南京的卫健力量陆续撤离。在短暂相处的日子里,他们与南京人民并肩携手,战高温斗酷暑,与病毒赛跑,与疫情抗争,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留下太多的不舍。
据了解,自南京禄口机场发生疫情以来,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在省卫健委的统一协调、调度下,来自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徐州、泰州、盐城、连云港等设区市援宁的医护人员达到6200多人。如今,他们有的已经回到家乡隔离,准备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有的离开南京直奔扬州继续支援。他们来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家事咬咬牙就过去了,支援南京最要紧
8月13日上午8时,驰援南京的常州应急核酸采集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从江宁区出发返回常州,他们在20天时间里共采集核酸130万人次。
张璐西、李晓玲是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一对双职工夫妻,南京发生疫情后,常州市卫健委连夜紧急组织医护队伍赶赴南京支援核酸采样工作。看到工作群里的召唤,张璐西毫不犹豫报了名。谁知恰在此时,他的母亲夜起时跌倒,导致大腿骨折。是去南京还是留下来陪老母亲?“家里有我在,你放心去南京吧!”妻子李晓玲说。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璐西刚到南京没两天,李晓玲的母亲又因为高热、脑梗住院了。两位老人同时生病,身在南京的张璐西十分着急。然而李晓玲在电话里一再安慰他,让他安心完成南京的任务,不用担心家里的事。两个妈妈她都会照顾好。“那段时间其实很辛苦,但我知道他去支援南京意义更重大。家里事咬咬牙总能过去,支援南京最要紧。”李晓玲笑着说。但笑容背后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这样一份互相信赖、彼此依靠的深厚感情,是携子之手、相濡以沫的最好写照,也是疫情下,许许多多夫妻医护工作者的真实生活。
一箱饮料,留下美丽的背影
许多外地医护人员头一次到南京,然而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南京的盐水鸭和鸭血粉丝汤,而是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宽厚。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吴海珍说,有一天她和同事随流动车到社区去核酸采样,她们刚“摆好摊”就有一位南京市民抱着一箱饮料送上车,说“你们是外地来的吧?辛苦了,送给你们解解渴!”“他放下饮料就走了,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我们甚至没来得及说声谢谢。”那天她们忙碌到中午才下班,十分疲惫,但大家看着那箱饮料、想想那背影,顿时觉得防护服里流淌下来的汗没白流,胳膊和腰也不那么酸痛了。“那是我见过最美丽的背影!”
“我们见过南京的华灯初上,见过南京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短短23天,南京给我们留下太多的不舍,留下太多的美好。”常熟市卫健委医政医管科副科长张瑛说,常熟卫健系统首批50人7月22日凌晨赶到南京泰山街道,一直忙碌到8月2日,后又辗转到江宁开发区去支援,大家经历过烈日下的炙烤,也感受了“烟花”的狂暴,“我们的衣衫被汗水浸湿,双手皮肤皱得发白……但大家全力以赴,无怨无悔!”
“多数人采完样后都会说声‘谢谢’,简单两个字我们再苦再累觉得也值了。”苏州市立医院东院区护理部主任杨雪芳说,有时采样到凌晨才结束,而回宾馆还有段距离,总有热心的志愿者开私家车送她们,有位志愿者凌晨4点还在私家车里等她们,让她无比感动。在南京这些日子里,她亲身感受到疫情一天天好转,也体会到了六朝古都南京的温暖与博爱。
“谢谢各位白衣天使!我们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送点奶茶表示一下心意。谢谢你们!”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蔡东梅说,一天上午,朝阳似火,她们正在江宁区邵圣社区采样,一位家长带着三位小朋友送来了冰镇奶茶和爱心便签。她说,南京市民的关怀与温暖,都化作队员们抗击疫情的强大动力、化身为与病毒搏斗的坚固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