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这组数据挺感人|高温下的“城市美容师”用汗水守一方净土( 二 )


中午12点,正是太阳最毒辣的一个时间段,63岁的陈银松来到了大桥南路垃圾中转站开始工作。“附近的环卫工都会把垃圾运到我这里,我就负责将垃圾堆起来用机器进行压缩,方便垃圾转运车清运。”这工作看似简单,但在搬运垃圾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极大的异味,而且还会有很多垃圾遗落,都需要陈银松一一清理干净,在遇到极难处理的垃圾时,徒手清理也是常事。操作间虽然配备有电风扇,但他大多时候都站在外面干活,“搬运完垃圾后,我们要及时把路面清理干净,不然遗留下来的污水会散发臭味,影响到附近的居民。”冲洗过的地面在高温暴晒下又会蒸发出水汽,整个房间既闷热又潮湿,工作完后的陈银松额头上也挂满了豆大的汗珠,他拿起自己的特大水壶,仰起脖子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了大半壶。“清理的时候味道是挺大的,也比较脏,但是工作了八年我也已经习惯了。”陈银松笑着说道。
据悉,全县的垃圾中转站每天大约要处理超300吨垃圾,这个数据的背后是无数个像陈银松一样的垃圾中转站操作工的默默付出。他们包容了城市所有的“狼藉”,留给市民的是城市的无限美好。
13年

高温|这组数据挺感人|高温下的“城市美容师”用汗水守一方净土
文章插图
下午两点,路面气温达到了34℃,迎面吹来的风都夹带着几分热气,路上行人步履匆匆,甚至不愿在没有树木遮挡的人行道上逗留片刻。在紫金五圣商业中心门口,环卫工人程善胜踩着滚烫的地面,正迎着热浪一步一移地清扫路面,这是他做环卫工的第13年。由于他负责的路段接近商业区,路面多是一些纸巾、塑料包装袋、树叶等小垃圾,清扫起来也比较快,不一会儿,畚斗就装满了,而他的脸上也布满了汗珠。
一阵热风吹过,将畚斗里的垃圾吹走了,他也不恼,只是又弯下腰将垃圾再清理一遍,倒到几米外的垃圾桶内。一下午他来来回回要跑好几趟,衣服也是湿了干,干了又湿,等垃圾桶装满了便将垃圾运到附近的中转站。“夏天中午的活是最难熬的,站在太阳底下感觉热气从四面八方将自己包围起来,整个人都很难受,但是干咱们这行的,哪儿有不受风吹日晒的。”程善胜告诉采访人员,因为自己有乐观的心态,所以遇见的苦事难事都能一下子忘记,这份风吹日晒的工作他也做的乐在其中。
“我是安徽人,来到武义这么多年,这里的人好,我也愿意在这边待着。”作为城市街角那一抹亮眼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存在,程善胜用他13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守护着市民眼中的洁净。
采访人员手记:10.5立方米、4公里、300吨、13年……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为城市的整洁卫生洒下的辛勤汗水,他们淌下的每一滴汗,都折射出坚守的光芒。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迎高温、战酷暑,定格了这个盛夏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高温下的坚守和付出,是他们对爱岗敬业价值观的最好诠释。
采访人员:蓝王燕
见习采访人员:潘晨
编辑:王奥君
审核:何灿
监制:郑静
本文来自【武义融媒体中心-武义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高温|这组数据挺感人|高温下的“城市美容师”用汗水守一方净土】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