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年井头山和7000年河姆渡遗址文物大PK,谁才是东南沿海“最靓的仔”? 河姆渡世界之最( 三 )


3月5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红十字陶盘,经过修复后可以看到红色纹饰,是8000年前彩陶的代表 。/上游新闻采访人员 时婷婷3在精彩纷呈的第二轮比拼中,谁又将获胜?孙国平认为,“井头山遗址”文物的平均年龄早于“河姆渡遗址”1000年,两处遗址有联系也有区别 。单从陶器上看,“井头山遗址”的陶胎厚薄不均,烧制火候在600摄氏度左右,器形制作多用泥条叠筑加拍打成形,无明显慢轮修整技术 。而且,纹样多为质朴的绳纹、浅方格纹、刻划纹,还有少量的红彩,其中浅方格纹具有很强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在河姆渡出土的陶器中,就未曾看到此类纹饰 。但是“井头山遗址”的先民们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有几件陶器上安装了类似现代锅具的环形把手,“当时的陶器多为餐具,应该是起到防烫手的作用,也是目前南方地区发掘的最早的炊具 。”孙国平说 。在对以黑陶猪纹钵为代表的“河姆渡遗址”陶器的点评中,孙国平认为,“河姆渡遗址”的陶器在纹路上精彩纷呈,当时的先民在对陶的使用上已经兼顾了实用和美观 。再从造型上说,“河姆渡遗址”的陶器不仅体量大,而且造型丰富,特别是成套、成组的陶器比较多,窑炉的结构和陶器烧制的火候也有所提升 。由此可以说,“河姆渡遗址”陶器为后期陶器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提供了更多借鉴 。
3月5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生蚝壳,个头之大能遮盖孙国平的整个面部 。/上游新闻采访人员 时婷婷4“海鲜主场”PK“烤肉主场”,谁家餐桌出道?“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定论,对于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和8000年前的井头山先民来说也不例外 。在考古现场,比考古队员脸还大的生蚝壳、猪鼻骨、鹿角,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果种子,让人不禁感叹先民们的餐桌是有多丰盛啊!在青山绿水中,享受着最原始的美味,让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都艳羡不已 。在这一场以“吃”为主题的对决中,谁家的餐桌更诱人?上菜!第一位出场的是以“海鲜自由”为主题的“井头山遗址”生蚝队 。作为队长的生蚝壳一上场就惊呆众人,孙国平将其举起放在面前,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部 。据说这样的生蚝在8000多年前的井头山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蚶、螺、牡蛎、蛏、蛤……餐桌上的海鲜有些已叫不出名字 。“在我们井头山,贝壳墙随处可见,厚度在2厘米的墙体内,有70%以上的包含物都是贝类,不需要太复杂的加工,捞上一笼,开水煮熟,一人一锅就是一餐,没有污染、不投喂饲料,其鲜美程度不是现代海鲜可以媲美的,如果不是我亮出家底,你们都无法想象,‘海鲜自由’有多豪横 。吃腻了海鲜,我们就去野炊、打猎,野生梅花鹿调剂口味 。当然,我们与林中的小动物们相处得也极为和谐 。”生蚝壳说,每到“下午茶”时间,还会摘一些野生果子和坚果类代表橡果来品尝,劳作与休闲相结合,生活无比安逸 。“补充一句,在‘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植物种子中,不仅有黄连木、益母草,还有猕猴桃和小穗轴等,经过研究,我们不仅将宁波人吃海鲜的历史推到了8000多年前,小穗轴还足以证明,8000年前井头山人可能就已经在种植水稻了 。”
3月5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陶釜,是8000年前先民使用的炊具,主要用作煮海鲜 。/上游新闻采访人员 时婷婷流口水的海鲜盛宴过后,“河姆渡遗址”美食组选手齐上阵,以“烤肉自由”为主打的菜系,种类更为丰富,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其中,主食为自家种植的农作物,包含类籼、粳及中间型的各种谷粒,由此可以看出,河姆渡人生活时期就已经开始大量种植水稻类农作物,且成为河姆渡人的最主要食物来源 。主菜以猪、狗、水牛、鹿和鱼肉类为主 。河姆渡家猪介绍,在“河姆渡遗址”采集的61种动物遗骸中,猪骨是在第二次考古发掘中出土较多的动物遗骸,且家猪与野猪并存,从猪头骨鉴定结果看,河姆渡先人食用的家猪大部分在幼年和未成年时期;河姆渡犬也已经有了现代家犬的特征 。牛骨多为水牛,在食用的同时,应该也具有农作的用途 。除了家养牲畜外,渔猎也是获取肉类食物的重要手段,龟、鳖、蚌、鱼、鹿等都是河姆渡先人的餐桌美食,而且多以烧烤为主 。蔬菜也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种类,目前可以考证的主要包括植物根、茎、叶等,其中葫芦籽、葫芦皮较为常见 。而“下午茶”主要以酸枣、麻栎果等花果类食物为主,样式丰富 。究竟谁家的餐食更美味?孙国平表示,“井头山遗址”的先民们拥有的海湾优势,可以让他们生活得非常舒适,食物资源绝对丰富,比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还要好 。从食物结构来说,在当时条件下,他们一方面以捕捞海鲜为主,另一方面也开始尝试种植稻谷,食物种类逐渐丰富起来 。发展到“河姆渡”时期,变成了真正的稻作农业,为后来的良渚文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河姆渡人更为勤劳和智慧 。此外,由于环境的变化,陆地面积越来越广阔,也使得河姆渡时期可以食用的肉类、植物类食物更为丰富多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