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分类学( 二 )


动物分类学

文章插图
作出贡献的人达尔文(Darwin,C,R1809-1882)是英国着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 。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同年12月27日开始参加历时近五年的英国海军贝格尔舰环绕世界的考察航行,收集了大量资料,再结合他随后20多年的实验,观察和研究成果,终于在1859年11月24日出版了他的名世巨着《物种起源》 。书中详细介绍了他20年来收集到的丰富证据,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 。他认为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适应环境的物种可以孳生繁衍,不适应的就可能灭绝 。大自然对生物採取的是“去劣存优”的选择方式 。自此以后,进化论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人们开始认识到分类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鉴别物种间彼此的异同,而且还要依靠它们基本特徵的相同程度,分析出物种间的亲缘关係及动物界自古迄今系统发育的途径 。动物分类学也从此步入进化思想的阶段,摆脱了林奈时期“由上帝安排的”人为的生物系统和神创论对生物学的束缚,在各类动物中建立了许多更为合理的分类系统,极有力地推动了动物分类学的发展 。自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在鸟、昆虫与软体动物等门类中,开始研究种内各种群间的细微差异及与物种形成、进化之间的关係 。种群的概念从此被引入动物分类学研究 。所谓种群,就是在一定空间範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群,如同一鱼塘内的鲤鱼,同一树林内的杨树 。动物分类学进入种群研究阶段后,遗传学关于变异,突变以及基因理论的重大发展为种群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分类学理论与遗传学相结合,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两者相结合诞生了种群遗传学,在理论上剖析了物种的进化过程,克服和解决了达尔文等早期进化论者遇到的若干难题和疑点,成为现代分类学与进化理论的重要支柱之一 。与此同时,生物学各分支学科中许多新成就也被用于解释分类学的基本问题,因此,这一时期是一个运用、融汇其他学科成就于分类学并推动其发展的时代 。从上述分类工作的水平来看,动物分类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地区种类研究阶段,以林奈为代表,主要进行种类的区分、鉴定和命名工作;第二阶段为进化思想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物种归纳,排列于适当的分类阶元中,建立分类系统;第三阶段是种群研究阶段,侧重于种内变异的分析、种下阶元及其进化的研究 。四大学派从林奈时代至今,动物分类学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以美国《Systematic Zoolog》期刊为论坛进论争论,致使分类学理论空前活跃,迅速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动物分类学邻域可以分为四个学派 。1.传统分类学派本学派代表较古老的或传统的观念与方法 。较早期的分类学家虽完全支持并直接意识到进化理论,也觉得寻求系统发育关係是分类学者的天职,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全面反映进化实际的系统发育关係,因此,分类学者常常根据自己对该类群的深入研究中得到的经验或直觉印象,建立不同的分类系统,这些系统并不一定要求反映系统发育实际,主要是为了分类实践中使用方便 。没有统一的準则,理论依据也往往含糊不甭 。在世界範围内,在学术态度上明确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已日渐稀少,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占不小比例,该学派的现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R、E、Blsckwelder 。2.支序分类学派支序分类学派的理论由德国昆虫分类学家亨尼希(Hennig·W·)创立 。60年代,Hennig代表着作出版后,在动物分类学界引起广泛注意,并由于方法论的严谨,其理论中的许多部分越来越多地被分类工作者接受 。3.进化分类学派进化分类学派以麦尔(May)、辛普森(Simpson)等人为代表 。这一学派基本接受支序学派通过支序分析重建系统发育的方法(即支序分析方法) 。支序分类学派和进化分类学派是当今动物分类学界的主流,两个学派之间的分歧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化分类学派认为建立系统关係时,单纯依靠血缘关係(即分支的顺序,不能完全概括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全部情况 。尚需考虑到各分支之间的进化程度 。2)进化分类学派认为凡起源于一个共同祖先的类群,均为单系群或单源群 。3)在方法论上,进化学派认为生物分类学家的工作是要分出动物的实际具体类群,支序学派的方法带有过多的形式逻辑成分,先验性太强 。4)在分类系统的安排上,进化学派指出支序学派的做法中,编级的层次太多,致使系统过于臃肿,在实践中无法使用 。4.数值分类学派数值分类学派起源于本世纪初植物分类学者(Adanson)的工作,至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后,由索尔卡(Sokal)和斯尼思(Sneath)二人加以发展,形成今日的体系 。数值分类学派认为其他学派在分类时给各种特徵以不同的加权(即对各种特徵在分类上的重要性不是平等看待,而是认为某一特徵重要,某些则不重要等),这样做主观因素太大,是不科学的 。他们主张不应给特徵以任何加权 。通过大量的不加权特徵所得到的总体相似度,可以反映分类单元之间的近似程度 。不平衡现象动物分类学研究的不平衡现象以上所论,均指整个分类学的学科发展历史而言,具体到不同的动物门类或不同地区和国家,则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现象 。以不同的动物门类来看,脊椎动物优于无脊椎动物 。在脊椎动物中,以鸟类和兽类的研究水平最高,主要的研究工作已进入第二和第三发展阶段 。在无脊椎动物中,经济上重要或易于发现、色彩华丽引人注目、或身体坚硬便于保存的类群,常常研究较多,反之则研究较海豹的还只是刚刚进入第一个研究阶段 。就整个昆虫纲而言,由于体小而种类众多,第一个发展阶段的工作尚远未完成,许多动物在人类还没有认识它们之前就已从地球上消失了 。不同国家研究的不平衡现象以世界不同地区而方,西欧的面积小而经济发达的国家,如英、德、法诸国研究水平最高 。苏联、美国、加拿大虽然究历史较长,人员众多,但因幅员广大,自然环境複杂,国内种类也尚未调查清楚 。广大的第三世除巴西、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等具有较多本国的分类学家外,多数国家的分类工作仍由已开发国家的人员研究,待发现的种类更多 。我国的动物分类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极大的发展不论在学术上还是为生产实践服务方面均作了贡献 。但由于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 。以昆虫为例,尚有大量的门类处于空白状,国内无人进行任何研究 。青少年朋友们,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希望你们从小立志,为我国动物分类学填补门类上的空白,发挥聪明才智,儘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动物分类学理论的主要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