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拉塔口岸( 三 )


都拉塔口岸

文章插图
站在口岸国门边,可以清楚地看见距中哈两国界碑几百米处,各建有两座白色的房子,听陪同的边防武警介绍说,那是双方边界的会晤站 。不论是哪一方,只要有事需要商议,事先会升起一面旗子,另一方在看到对方升起的旗子后,会升起同样的一面旗子,表示同意会晤 。都拉塔口岸的中午有着火一般的炎热,骄阳下,10多辆哈方拉货的车正有条不紊地排队等候着我方边检人员前来检查放行 。采访人员纳闷,怎幺尚未正式通关却看见了哈方人员?翁友玲告诉采访人员:“目前属于临时通关阶段 。”或许是等的无聊,他们中有人不停地将衣服用手卷到肚皮以上,有的索性乾脆脱光了上衣,光着膀子靠在车体的阴凉处 。哈方的几位司机立刻兴奋地站了起来,原来,他们误将我们当成了前来检查的边检人员 。待看明白我们是到界碑前留影,他们的眼中掠过了一丝失望,友好地挥了挥手之后,又重新回到各自的车前去等 。距伊宁市63公里,距阿拉木图市250公里,独有的优势地理位置使得即将全面开放的都拉塔口岸处处充满了勃勃生机,相信随着口岸建设不断地加强,都拉塔口岸必将成为中亚贸易的新桥樑 。草原口岸都拉塔口岸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口岸之一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一类口岸 。它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西部草原,距县城40公里 。从口岸东进我国后,行55公里,就到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 。口岸向西望去,哈萨克斯坦的茫茫草原尽现眼前 。所以,都拉塔被人们称为“草原口岸” 。发展历程历史上,居住在我国边境县察布查尔的锡伯族以及各族同胞,就通过都拉塔,与当时的苏、俄公民以货易货,进行民间贸易 。以后,口岸关闭,民间边贸活动便随之终止 。
都拉塔口岸

文章插图
都拉塔口岸1994年,国务院批准都拉塔为国家一级口岸后,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从封闭的一角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视窗 。先是水通、电通、通讯网路通;再是矗立起两层的口岸联检大楼;接着,由口岸到县城的40公里的沥青路全线贯通;平整货场、建起仓库,迎接八方客商 。1998年,中国的煤炭首次通过都拉塔运向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钢材、化肥也由都拉塔来到中国 。闻讯而至的是广州、上海、浙江、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客商,他们将中国的家电产品、服装鞋帽、塑胶製品以及瓜果蔬菜销往中亚 。到1998年底,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2.3万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3万美元 。1999年9月26日,都拉塔边民互市开业 。至年底,仅边民互市的交易额就达到1500万元人民币,各类货物达1500吨 。2000年,口岸过货9650吨,进出口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重要作用口岸开放,牵动着察布查尔县的招商引资,拉动着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2000年,全县共签订内外契约94项,履约率70%以上,成交金额超过4.4万元人民币 。目前,全县主要公路干线都铺设了沥青路面,县城道路拓宽改建,建筑物的供水、排水、供暖设施趋向完善,固定通讯也已实现程控化,移动通讯信号可以覆盖全县域,实现了全国联网 。口岸开通,交通繁荣,人流、物流、信息流空前加大,带动了宾馆、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000年,大、中型服务行业达到36户,小型个体工商户2400多家,注册资金将近3000万元 。长期沉睡的琼博乐、努拉洪森林风景区也被唤醒 。2000年,风景区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收入185万元人民币 。城郊蔬菜种植业、养殖业相应获得较快发展,形成了相对集中的蔬菜种植区,还带动了果蔬保鲜、运销行业的兴旺 。都拉塔口岸的开通,给沉寂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繁荣 。目前的“草原口岸”都拉塔儘管还不够完善,但是它有潜力,有后劲,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对外开放,以及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口岸会越来越显示出其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