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致敬护佑生命的你( 二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科主任医师 张勤
30年前的一天,我刚毕业在烧伤科工作,一个烧伤病人的面颈部非常肿胀,如果不行气管切开术,病人很快会发生呼吸困难而导致生命危险。由于病人颈部已非常肿胀,手术时解剖会很模糊,手术台上随时可能发生窒息或气道痉挛,这样的手术解剖如同要在很短时间内从沙砾堆里找出一粒“救心丸”,气管切开术本身失败率很高,失败则意味着病人失去生命。
刚刚毕业的我还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手术,谁会带我这个新手做呢?这时站在一边的史济湘教授(中国现代烧伤医学的奠基人之一)说:“今天由我来带这位年轻医生做。”史教授沉稳地站在手术台前,一层一层解剖,一层一层分离,我站在他对面做助手,可以清晰地听到他轻轻的呼吸声。正是他的担当,让我这个新手第一次进行气管切开,更让我知道做医生不但要在关键时刻拿出技术,更要在危急时刻勇于担当。
2007年的一天下午,我被紧急呼唤到病房,而病床上躺着的是史济湘教授,老人呼吸已经非常急促,心率渐渐变慢,病情也已非常危险。这时我被指派与毛恩强教授一起为史教授做气管切开。面对前辈,我心中难免发怵,但片刻迟疑后,我脑海中立马涌现出当年的那场抢救中史教授勇于担当的场景。
“今天应该我上了。”抛开犹豫,短短的10分钟里四周特别安静,今天我还能清晰记得史教授气管被打开时的声音。这种医学的担当之力通过瑞金老一代言传身教,传到了后辈身上。
回顾医路历程,感怀万千,但有一点我很坚定——医学是这样一些人从事的事业,他们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也可能不够健壮,但必定是非常有担当的一群人。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金振娅、崔兴毅采访整理)

生活质量|致敬护佑生命的你
文章插图

在上海市一个居民小区内,来自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乔静完成样本采集后脱下防护服。新华社发
只有拥有仁心,医者才能去深切体会患者的痛苦,从而感同身受,去宽慰、安抚患者
与成功的喜悦相比,缺憾更为刻骨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徐涛
一名医生的成长,少不了成千上万名患者的那一句:“医生,我应该如何治疗?”临床诊治不同于其他职业,虽然都是“手工活”,但却不可以翻修、不可以出次品、不能靠“三包”来做质控。
医学发展的局限性让我们对生命和疾病仍然所知甚少,不正确的判断、不完美的决策不可避免地时时出现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因此,回头望去,深深印在记忆中的往往不是春风得意的妙手回春,而是遗憾和惋惜——因为它们的主角是生命和健康,所以,与成功的喜悦相比,有时缺憾更为刻骨铭心。
20多年前,我有一个患者是位儒雅学者,家人也全都是让人肃然起敬的文人雅士。接受一个中等手术后卧床3天,一切恢复良好。第4天,我们去床旁查房,告诉他可以下地行走了。大家扶着兴致勃勃的病人下了床,只见他只走了两步就突发晕厥倒下,呼吸心跳骤停——急性肺栓塞,一种少见而致命的并发症。经过一阵紧张的抢救,仍然回天乏术。就这样,转瞬间一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刚才还谈笑风生的老人撒手人寰。这是我第一次经历什么是猝不及防、毫无预期。在推送逝者离开病房的时候,他的夫人回头,眼含着泪,跟我说了唯一一句话:“怎么会这样,他那么信任你。”
那场景、那眼神、那句话,深深烙在我心里,这是一个医生刻骨铭心的职业体验。它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当我偶尔沉醉于这职业“固有的光芒”而飘飘然的时候,它总让我羞愧不已,于是重归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