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忆旧:贫穷年代的音响 中国之最大喇叭厂( 二 )


漳州古迹八卦楼,武斗中被炸塌顶楼
而更出名的“喇叭战”发生在厦金海峡 。当年这里除了激烈炮战,还有各种形式的宣传战:广播、空飘、海漂等 。厦门金门相隔几公里,双方都设置了大功率高音喇叭,向对方广播 。大哥住的鼓浪屿美华海边,每天清晨都能清晰听到金门方向的广播,还有小邓的靡靡之音 。大嶝岛上有世界上最大的广播喇叭,直径3米,最大功率高达2万声瓦,传送声音的有效距离达12公里,是当时对金门进行广播宣传的主要工具 。据说在广播时,人不可靠近喇叭口,否则高强度的声波会振破耳膜 。
世界最大军事广播喇叭
躲在掩体里的大喇叭
亲临最前线
60年代末,我上山下乡长泰湖珠,插队的祖寮自然村,离大队七八公里远,不通公路,甚至连牛车路也还没开通 。拉了一条裸铁线当广播线,用不花钱的大地当广播线的回路 。仅有的喇叭盒钉在生产队的墙上,晚上大家到队间收听广播 。有一次见到政治队长对着喇叭使劲大喊,原来那个广播喇叭也能充当与大队部通话的对讲机,原理如何,一直没有琢磨出来 。后来农村推广了一种价廉的压电喇叭,纸盘中间贴一个压电片,两条引线,结构简单,每个就几角钱,农村家家户户都装上了 。压电陶瓷片两端加上音频电压,瓷片就会振动发出声音,但声音小低音不足 。
后来招工到煤矿,业余仍兴趣无线电,也摆弄高保真功放电路,追求低音浑厚,当年爱好者流行OTL、OCL功放,采用推挽式无输出变压器甚至无输出电容的功率放大电路,音质大大提高 。需要配个好音箱,就请当木工的好友用炸药箱的木板,改制成音箱,装上10寸飞乐牌低音喇叭,引来矿友围观 。1976年中秋夜,皓月当空,别开生面举行露天音乐茶会,用我的土制音响播放朝鲜人民军协奏团演出录音和歌剧《洪湖赤卫队》胶木唱片 。非常讽刺,当年大家都被朝鲜音乐所陶醉,竟向往朝鲜人民莺歌燕舞的生活,而红色经典的《洪湖赤卫队》那时仍被当成毒草 。
五角钱一个的压电喇叭
80年代的年轻人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一些大型群众场合,高音喇叭四处可见,简易的铁皮喊话筒已升级为大功率又轻便的手提半导体喇叭,激情的演说者都喜欢使用 。而那幅手握半导体扩音器对年轻人喊话的经典画面,成为这位改革家最后的定格 。
90年代之后,各种音像电器进入家庭,音响追求多通道音频组合和环绕立体声,前置后置音箱再加低音炮,配上高清电视机、录像机和DVD影碟,组成家庭影院系统,在家也能欣赏电影院的效果,一时音响发烧友相互攀比 。娱乐场所KTV音响效果越来越高端 。老夫也曾兴趣过一阵,但很快就落伍了,毕竟技术和观念都大大不如年轻人 。
朝尘夕扫,回望喇叭变迁之路,过来人也许会有相同的感受,有兴趣历史的年轻朋友也能了解到一些时代的碎片 。
高档音箱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