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名驴友擅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困 当地组织300多人救援 驴友或面临经济处罚

封面新闻见习采访人员 李茂佳
8月8-9日,16名驴友在穿越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二背后大地缝”时遇险。得知消息后,绥阳县出动370余人前往驴友被困区域展开营救,历经7个多小时,才把这16名被困驴友全部救出。

16名驴友擅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困 当地组织300多人救援 驴友或面临经济处罚
文章插图
16名驴友擅闯后被困获救。
好奇心驱使闯入 获救时水淹到脖颈
12日上午,封面新闻采访人员联系上其中一名救援人员——贵州虎鹰救援队队长张明方,他表示:“救援过程还算顺利,没有人受伤,现在16名驴友已经全部安全回家了。”
据张明方介绍,16名驴友中6名是女性,10名是男姓,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有50多岁,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

16名驴友擅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困 当地组织300多人救援 驴友或面临经济处罚
文章插图
遵义市绥阳县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获救驴友曾告诉张明方,他们感觉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很美丽,“十二背后”也非常神秘,就想去实地探险体验一下,当他们徒步走进“十二背后”,抵达油桐溪大地缝的“第二背后”时,其中一名女性驴友体力不支无法前行。随即一行人选择了一处可避雨的地缝崖准备过夜,结果导致16人全部被暴雨困住,手机也失去信号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我们赶去救援前,通过查阅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了解到其中有一个地段是最危险的,大致确定了驴友们被困的位置。”张明方说,车辆能到达的地方距离16名驴友被困处,需要徒步穿越10余公里的峡谷、森林和陡坡险坎。
考虑到驴友们已经失联了一天一晚, 而且还没有吃的,天空又持续下雨, 搜救队员们争分夺秒跑去救援。两小时的路程只花了四十分钟,最后通过隔空喊话,才确定了驴友们被困的具体位置。

16名驴友擅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困 当地组织300多人救援 驴友或面临经济处罚
文章插图
【16名驴友擅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困 当地组织300多人救援 驴友或面临经济处罚】消防队员救援被困驴友 遵义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张明方回想起救援时的情形仍然替驴友们捏了一把汗,“他们被困在了一个地缝崖里面,大约有5平方米,16个人挤在一起站了一晚上,天空一直在下暴雨,水位也一路上涨。我们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全身都是湿透,水已经淹到他们脖颈的位置了,有几个驴友甚至已经虚脱得不能走路了。 他们看到救援人员是非常激动,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由于地形崎岖,救援人员们在搜救过程中废了不小劲。用背、绳子拉等方式,接力将16名驴友全部带到安全地带。
“他们出发前,预约了3辆面包车,计划在8日下午6点在茅草坪接应。但是3名司机在约定地点等了一个晚上仍然不见16人的踪迹,于是第二天早上就报了警。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援,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张明方如释重负地说。

16名驴友擅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困 当地组织300多人救援 驴友或面临经济处罚
文章插图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止闯入警示牌。
不顾天气预警冒险 获救后面临相应处罚
据了解,绥阳县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域广阔,林木参天,藤蔓交错,沟壑纵横,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其间,有一条总长约13公里的油桐溪大地缝,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大裂缝。
此前,气象部门在报纸、电视台、网站、官方微信号等各个媒体平台,反复提示黔北地区将有大雨,但是16名驴友还是不顾天气原因,按照原计划在8月8日早上穿越宽阔水自然保护区。
接到报警后,遵义市、绥阳县应急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消防部门以及其他社会救援组织370余人前往驴友被困区域展开营救,前后耗费7个多小时才把16名驴友安全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