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十大考古发现( 三 )


1991年十大考古发现

文章插图
敦煌汉悬泉置遗址出土文物 出土的2300余枚悬泉汉简,主要包括了邮置、邮书、信札等,其中有大量以“悬泉置”为名的档案,此中相当一部分被称作“悬泉置以亭行”,有悬泉置吏马驰行和各种使用传车、传马以及接待过往各种人物的记录 。从大量关于西域各国使者途经县泉置的记录来看,当时相互来往的国家有好几十个,特别是简文中还有西域都护以外的中亚国家与汉朝来往的情况记载,其中祭越、钧耆、披垣三个国家在过去的传世文献中未曾见记载 。这些记录都与文献相印证,由此可认定,悬泉置是建立在我国河西走廊要道上的一处集传递邮件、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为一体的综合机构 。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还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遗址,所以,悬泉置应为我国最早的邮驿机构,为研究汉朝与中亚关係的历史提供了崭新的宝贵材料 。河南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王后墓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王后墓时代:西汉发掘地点:河南永城芒砀山南脉保全山东侧山腰发掘单位:原商丘地区文化局和永城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简介:梁孝王王后墓长2l0米,其墓道与梁孝王墓相对,有两个墓道,长约80米,南北宽5.5米;34个侧室及迴廊,墓室内平面面积1.6万平方米,容积约为6500立方米,规模之宏伟,形制之複杂,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 。墓室顶部有大型彩色壁画—— 《四神云气图》:中部一条7米长巨龙飞腾,东朱雀,西白虎,四周由怪兽、灵芝及云气纹图案装饰 。壁画从主墓室顶部的西端起,向东延伸有丈余,总面积达30 平方米,填补了我国西汉时期壁画的空白 。这幅壁画为“历史最悠久、篇幅最宏大、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稀世珍宝,比敦煌壁画要早600多年,被称为 “敦煌之前的敦煌” 。
1991年十大考古发现

文章插图
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王后墓梁孝王王后墓有东西两个墓道 。东墓道位于山峰的东坡,是在岩石上露天开凿的,总长37.7米 。东墓道的西端连线前庭,前庭北壁有两个侧室 。因为在侧室门口发现刻有“东车”、“西车”字样,室内又出土有马骨和铜马衔,所以估计这两个侧室应是车马室 。东墓道西端有门和甬道相连 。甬道南北两侧各凿有两个侧室,是放置陪葬品的地方 。墓的前室西部有一斜坡甬道与迴廊和后室即主室相连通 。后室是李王后墓的主体建筑部分,周围有迴廊环绕 。后室西半部凿有一长方形凹槽,后室北壁凿有棺床室、侧室和过道 。过道西壁有两个小侧室,南侧室为浴室,北侧室为厕所 。厕所内有便池及扶手等,当为我国坐便器的最原始形态 。在南迴廊的东段南侧有一仿楼阁式侧室,被称为储冰室,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冰柜” 。除了《四神云气图》外,在墓门外封石底部发现一钱窖,钱窖内藏有大批西汉早期流行的“半两”铜钱 。经清点,这些铜钱共225万枚,重约3吨 。铜钱在埋藏时分层成串排列,每串在1000枚左右,穿钱的麻绳已经炭化 。在墓道中段封土下面,出土了骑兵俑40件、车20乘和许多马的饰件 。车马饰件多为铜质鎏金 。车通体彩绘有云气纹等,高贵豪华,显示出王室的尊严与富裕 。骑兵俑携弓佩剑,两腿作骑马状分开 。可能马为木质,已化作灰土 。随俑出土的拓翼箭镞虽历经两千余年,却无丝毫锈斑,锋利如新 。在车队后面,还出土有3件仕女俑 。仕女俑身材修长,面容俊俏,是典型的汉族美女形象 。梁孝王王后墓所体现的文化思想、形制格局,既是一个强盛的诸侯王国的历史见证,也是汉王朝的文化、哲学、政治意识的缩影,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西汉时期遗存的最大的石崖陵墓 。其发掘的墓道、甬道内的封石多达4000多块,且每块封石上刻有该石摆放的位置、编号、石工姓名、乾支纪年等,对研究西汉的立法制度、书法艺术、古文字演变等,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黑龙江渤海国王陵区大型石室壁画墓渤海国王陵区大型石室壁画墓 时代:唐发掘地点:黑龙江省宁安市三陵乡治(俗称“三灵屯”)发掘单位: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介:渤海国王陵整座墓室长约390厘米、宽约330厘米、高约245厘米,墓室内摆放着十余具骨骼,为多人合葬 。壁画内容可分为花卉和人物两类,花卉基本形式为二方连续的团花,图案美观,色泽艳丽 。墓室四壁及甬道两侧为人物形象,多已剥落,但人物的姿态与服饰仍依稀可辨,墓室四壁人物多为女性,面部丰腴,颇具唐风,甬道南端东西两壁的人物为武士形象,造型生动、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