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检察院|青年检察官“可盐可甜”:细心取证绝不漏掉一个坏人 不冤枉一个好人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田之路
2021年,是郑雅珍从检的第7个年头。7年来,春华秋实,见证着这名检察新兵的成长与历练。2014年,郑雅珍毕业后如愿考入了成都市人民检察院,穿上了庄严的检察蓝,实现了她从学生到检察人的转变。进入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后,郑雅珍顺利进入公诉部门,发挥所学专业知识,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协助所在办案组完成各类重大刑事案件的办案工作,协助办理了200余件上诉案件。

成都市检察院|青年检察官“可盐可甜”:细心取证绝不漏掉一个坏人 不冤枉一个好人
文章插图

办案严格依法全面审查 锁死每个证据链条
郑雅珍办案可“盐”,不漏掉一个坏人;她也可“甜”,细心耐心听取当事人意见,不冤枉一个好人。
在协助办理王某某等5人寻衅滋事上诉案中,一名上诉人的犯罪事实清楚,其上诉理由也不成立,但是在提讯过程中上诉人随口说到“有人交了坦检材料公安来找我”。这一句随口而说的话,却引起郑雅珍的注意,她意识到案件可能存在自首情节没有被认定,向检察官汇报工作思路和打算后,及时与办案民警联系调取相应材料。
最终,二审开庭时,检察机关出示了四份新证据,法院根据检察机关的意见,依法认定未上诉的原审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予以从轻处罚。“没有想到司法机关如此关心自己,我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其中一名原审被告人在向法庭作最后陈述时再三感谢检察机关。
苦练本领牢记使命 认真履责加强学习
办案之余,郑雅珍加强对工作的理论研究,参与多个协作机制的草拟,参与《检察视野下的庭审实质化操作程序探析》等调研,为区域刑事检察业务的不断规范和创新试点做出努力和贡献。她还通过参加论辩赛、公诉人业务竞赛等不断提升自己,同时也在各项比赛中斩获佳绩。5年的检察工作让她从初出学校的稚嫩新人,到越来越有工作心得的检察官助理。
因工作调整,她离开熟悉的公诉工作岗位,到了控告申诉部门担任助理。到了新领域,她没有退缩,而是默默学习控告申诉专业知识,补齐自身民事、行政等业务知识短板。
随着不断的学习和锻炼,郑雅珍从一名控告申诉业务新兵,逐渐成长为一名能与信访人开展有效释法说理工作的专业信访工作者,引导信访人依法反映诉求。从第一次接访的紧张慌乱,到第一次收到信访人的感谢。“谢谢你愿意真挚地听一听我们的想法、尊重我们的表达”,这一句感谢,她至今记忆犹新。随着工作的深入,郑雅珍越来越感受到控告申诉工作不仅仅是检察机关的窗口部门,更是检察机关回应人民期盼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承诺。
转岗以来,她始终坚持在沟通中尊重信访人的表达,耐心听取信访人的诉求。
2020年底,郑雅珍又从一名办案能手向综合工作能手“转型”,她开始承担起成都市检察院党组会、检察长办公会的会务工作。“其实,面对全新专业领域和内容繁杂的高强度工作要求,一开始还是有点无措。”刚接受这个工作的郑雅珍,有些不适应,但是她从未叫苦,现在已然是一名会务保障的能手。她从会场布置、通知起草、文件起草等琐碎细节一点一滴从头学起,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全新的岗位要求,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 成都市检察院|青年检察官“可盐可甜”:细心取证绝不漏掉一个坏人 不冤枉一个好人】【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