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歌舞电影,如何看待印度电影里的歌舞段落( 四 )


不如跳舞:“马萨拉”的狂欢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的族群对母语电影有很殷切的需求,从而推动了电影业的发展 。但不论讲着何种语言,歌舞作为印度人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共同的语言,印度电影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是本土市场制胜的关键,也是快速撩拨起海外观众兴致的法宝 。
一部典型的宝莱坞影片至少要有五六段华丽歌舞,而且是大团圆结局 。这种标签化的宝莱坞大片也被称为“马萨拉”电影 。“马萨拉”是印地语中“混合香料”之意,“马萨拉”电影就是将爱情、动作、歌舞、喜剧元素和大团圆结局糅合在一起,其独特叙事模式也被称为“马萨拉模式” 。
“马萨拉模式”中,印度电影的歌舞,已经演化成为与语言同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百分之八十的人信奉印度教,电影中的歌舞首先满足的是宗教需求 。印度电影歌舞中,最主流的是印度古典舞 。今天印度古典舞的表演模式是由描述性舞蹈和纯舞两种主要的形式完美组合而成 。其中,表演成分极重的描述性舞蹈,就是印度教的各种神话传说和符合教义的道德规范的说教式表演 。印度教最核心的神有三位:大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湿婆创造了舞蹈,湿婆的舞蹈叫“坦达瓦”,意思是阳刚的 。但表演者多为女性,所以印度古典舞可以用“百炼钢化成绕指柔”来形容,湿婆最典型的一个形象是双手合抱、左脚右抬的姿势,我们在几乎所有的印度电影中,都可以看见女主角怀着各种心情,秀出这样的舞姿,向印度教的神明致以敬意 。
印度电影《流浪者》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印度电影,1955年在中国公映,上世纪70年代末再次上映引发轰动,片中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等插曲都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引起十年浩劫之后中国人的共鸣 。同时期引入中国的另一部印度电影《大篷车》中印度著名舞女阿鲁娜·伊拉尼精湛的舞蹈表演,以及著名歌唱家拉塔优美的歌唱,也成为那一辈人共同的时代记忆 。
《宝莱坞生死恋》是体现印度电影歌舞巅峰水准的一部力作,它撩人心弦的艳情恰到好处地阐释了印度歌舞的精妙,既富有视觉的冲击,又挑逗着观众的热情 。印度电影中的歌舞承担了叙事和抒情的双重职能,传达着希望与光明的诉求,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美感 。
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度电影的歌舞形式也在探索创新 。考虑到男性在古典舞表现上的局限性,以及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传统的古典舞蹈开始与现代舞蹈的元素融合,《印度往事》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而《机器人之恋》中既有最新潮的欧美电子音乐,又有热辣绮丽的印度民族风情,既没有因为要坚守传统而拒绝外来的优秀元素,也没有一味“崇洋”而丢掉本土优势,实现了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的良性互动 。
叙事的胜利:传统戏剧元素+逆天想象力
一部电影的时长如果超过三个小时,绝对是挑战观众耐受力的极限;动辄就超极限,还想让你看得不知疲倦,恐怕只有印度电影敢这么干 。
爱情、友情、家族使命、宿命、道德等普世价值观是印度电影中常见的母题 。爱的纠缠与幻灭,英雄的落难与崛起,骗局与复仇,规则与叛离……极端化的情节设置在大开大合的激烈震荡中迂回、反转、对抗、升华,这是印度传统戏剧的基本公式,再佐以空间的跳跃、蒙太奇的运用、叙事结构的转换等电影手段,营造出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奇观 。你可以说这样的手法很俗、草根特色浓郁,但是能够把“俗”的模式运用到极致,让你见所未见,也算另辟蹊径了 。
爱情,永远是印度电影里最卖座的主题 。与《宝莱坞生死恋》这样虐心又苦情的戏码比起来,那些赚足中国观众眼泪的韩剧都弱爆了 。《宝莱坞生死恋》生生把一段“青梅竹、两小无”的爱情讲成了一部史诗,阶级的对立、贫富的悬殊、命运的无常,让故事的张力不断膨胀,原本深爱的一对璧人至死未能重逢的残酷情节打破人们对宝莱坞大团圆结局的期待,形成爱情悲剧的强烈感染力,是新世纪初宝莱坞爱情片的经典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