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生平简介魏徵是怎么*的( 二 )


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与魏徵谈及了选人为*一事,魏徵说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后审核他的品德,以及爱好这些 。
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 。贞观六年(旧唐书魏徵传为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 。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 。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 。然而魏徵对此表示反对 。因为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 。此举逾越了礼制 。李世民回宫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感叹魏徵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对他大加赞赏 。特地派人前去赏赐给魏徵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听闻你正直,现在见识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变” 。在李世民并未有所表示的时候,长孙皇后直接对魏徵加以赏赐,并暗示自己会给予支持,可谓给魏徵注入了强心剂 。也正是因为有长孙皇后这样的靠山,魏徵的正义直谏才会这般顺利 。不久魏徵晋升爵位为郡公 。
贞观七年(633年),魏徵代王珪任侍中,尚书省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李世民命魏徵秉公处理 。魏徵不大熟悉法律,但能抓住根本原则,依实际情况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 。
贞观八年(634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怒了李世民,李世民认为这是毁谤 。魏徵进言说:“从前贾谊在汉文帝时上书,曾说到‘可以为帝王痛哭的事有一件,可以为帝王长叹息的事有六件’ 。从古以来上书奏事,往往言辞很激切,如果不激切,就不能打动人主的心 。言辞激切就近似毁谤,陛下你应该仔细想一下这样的事对还是不对 。”李世民觉得魏徵说的有道理,下令赏赐给皇甫德参帛二十段 。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葬于昭陵,谥号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李世民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 。一次李世民让魏徵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装作没看见,李世民顿时着急,问“怎么会没看见,那是昭陵啊!”魏徵闻言回答说“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 李世民听后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 。于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 。尽管李世民这样追思妻子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却是一个天子的真情流露 。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 。魏徵告诉李世民当初隋炀帝杨广曾在此让附近的百姓上贡,贡品吃不完就扔掉,十分浪费 。
贞观十二年(638),礼部尚书王珪上奏说:“三品以上的*员在路上遇到亲王,都下车,违反法度来表示恭敬,这违背了礼仪的标准 。”李世民说“:你们自己的地位都尊贵,就轻视我的儿子吗?”魏徵进言说“:从古至今,亲王列在三公之下 。现在三品都是天子列卿和八座之长,为亲王下车,不是亲王所应当受的礼 。求之于旧例,又没有可以作为凭证的依据;施行于现在,又违背了国法 。”李世民说:“国家所以立太子,是准备他做国君 。然而人的长短,不在老少,假如没有太子,那就依次立太子同母的弟弟 。这样说来,怎么能轻视我的儿子呢?”魏徵说:“殷代崇尚质朴,有兄长去世其弟即位的礼义;自周以来,立太子必定要是嫡出的长子,以这杜绝各个兄弟的私念,堵塞祸乱的根源,这是国君应当十分慎重的事 。”于是李世民同意了王珪的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