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 三 )


五河县

文章插图
五河县十万亩紫花苜蓿第二产业工业 2017年 , 五河县规上工业总产值3033832万元 , 增长6.5% 。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66家 。建筑业2017年 , 五河县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7家 ,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5605万元 , 同比增长53.1% 。第三产业国内贸易2017年 , 五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356.8万元 , 比上年增长12.7% 。对外经济2017年 , 五河县进出口总额2947万美元 , 同比下降56.2% 。2017年 , 五河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543万美元 , 同比下降20.6% 。房地产业2017年 , 五河县商品房销售额42.2亿元 , 同比增长92% 。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01.2万平方米 , 同比增长61.7%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83.8万平方米 , 占总销售面积的82.8% 。金融业截至2017年末 , 五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20160万元 , 比上年末增加148027万元 , 增长8.4% 。其中:住户存款:1283928万元 , 比上年末增加117411万元 , 增长10.1%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72944万元 , 比上年末增加203403万元 , 增长19.0% 。交通运输交通蚌宁高速公路在五河县沫河口镇设有出入口 , 徐明高速公路出入口设在县城规划红线西侧 。境内淮河横贯东西 , 104国道纵贯南北 , 306省道、304省道与怀洪新河并行 。运输2016年 , 五河县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产值7.4849亿元 , 比2015年增长4.7% 。
五河县

文章插图
蚌埠南站(高铁)社会事业科技事业2017年 , 五河县发明专利申请共708项 ,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2件 。全县高新技术企业6家 , 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产值值为44.7亿元 , 同比下降4.6% 。教育事业截至2017年末 , 五河县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 , 在校生8595人 , 专任教105师人 。普通高中7所 , 在校生9726人 , 专任教师640人 。普通国中22所 , 在校生18094人 , 专任教师1387人 , 国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00 。国小116所 , 在校生47452人 , 专任教师2435人 , 国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0 。幼稚园87所 , 在园学生22296人 , 专任教师761人 。特殊教育学校1所 , 在校学生328人 , 专任教师13人 。文化事业2017年 , 五河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共举办展览28个 , 组织文艺活动228次 , 举办训练班10次 , 培训结业人次520人次 。影剧院演(映)场0次场 , 观众人次达0千人次 。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9.15万册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藏品225件(套) , 其中三级以上藏品88件(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 , 省级5个 , 市级3个 。五河民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钱桿舞、旱船舞、清明庙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打铁舞被列为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卫生事业截至2017年末 , 五河县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233个 , 其中:医院14个 , 卫生院14个 , 社区服务中心1个 , 妇幼保健院1个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 , 采供血机构1个 , 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 。卫生技术人员2349人 ,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99人 , 注册护士1017人 , 药师(士)110人 , 检验师98人 , 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2463张 。社会保障截至2017年末 , 五河县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6997人和29035人 , 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5317人 。社会福利截至2017年末 , 五河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机构22个 , 全县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3759张 。环境保护截至2017年末 , 五河县县级环境监测站1个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 。城市污水处理厂1座 ,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5.3% 。历史文化综述五河历史悠久 。唐代名为古虹 , 宋朝始称五河 。境内曾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 , 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 , 霸王城、皇墩庙、汉王台、严小姐墓古韵犹存 。民歌《摘石榴》获南宁国际民歌节金奖 , 以其为代表的五河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顺河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街;严氏墓2013年晋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艺术泗洲戏泗洲戏又称“拉魂腔” , 起源于苏北一带 , 是以当地的“太平调”、“猎户腔”和民间音乐为基础 , 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剧种 。该剧种在清朝中期从苏北经泗洲传入五河县 , 又吸收本地民歌小调及“赶车号子”等民间音乐 , 增添了地方色彩 , 丰富了唱调内容 。此剧流行以泗洲为中心的淮北地区 , 故名泗洲戏 。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戏起源于长淮卫(蚌埠东郊) , 故谓卫调花鼓戏 。民国初传入五河县 , 流行以大庄口为中心的临北、沫河口一带 。该剧种只用敲打乐器伴奏 , 演出时 , 演员在前台唱 , 其他演员在后台和 , 以此烘托剧情 , 渲染气氛 。此剧种只用男性演员(其剧中人物不论男女均由男性扮演) 。1952年 , 在挖掘整理地方戏时发现 。是年 , 由卫调花鼓戏老艺人陈敬芝等两人 , 赶排折子戏《打桑》 , 参加了宿县地区首届文艺会演大会 。由于卫调花鼓戏唱腔单调 , 流行区域面窄 , 逐渐被泗洲戏所取代 ,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无人演唱 , 趋于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