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二 )


通识教育

文章插图
中华文史世界文史科学人文翻译传承80年代中期 , 台湾学者翻译得来 。general education曾译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拉丁语(stadium generale)词源含义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学习 。general不是“普通”“一般”“平常” , 是“for all” , 为所有人而设 。牛津英语字典“general”解释解释:非专门的、一般的、普遍的;普遍的、全面的、整体的 。揭示通识教育特点 。对整体产生影响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与专门教育相对应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基本理念1.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 。2. 大学的办学理念 。各国及各地现状美国美国通识教育运动代表人物、事件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 , 1899-1977)1. 倡导通识教育 。2.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 。3. 不管他是否进大学继续深造 , 它对每个人都是有用的 。4. “没有通识教育 , 就没有大学 。”1945年 , 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包括大学和中学1947年 , 杜鲁门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报告《美国民主社会中的高等教育》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的这场通识教育运动产生的影响 。1. 所有美国高校都捲入其中 。2. 社会及各种学术团体都表现浓厚兴趣 。3. 呼吁“教育中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是确保不同个人和群体的平等自由和平等机会 。教育要起这样的作用 , 就必须改变其手段和方法以适应多样化的学生群体 。通识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 , 从而使他能够在自由社会中正确地、很好地生活 。”目标:培养富有责任感的公民、有教养的人具备的能力 。1. 有效思考的能力 。2. 逻辑推理 。3. 关係理解 。4. 想像力 。5. 清晰沟通的能力 。6. 适切判断的能力 。7. 对多种价值观的识别选择能力 。能力培养需要三大知识领域整合的学习 。1. 人文 。2. 社会 。3. 自然科学 。课程设定通识课程 。1. 英文写作 。2. 核心课程 。3. 自由任选 。4. 主修专业课程 。5. 自由选修课程 。6. 想像力 。中国台湾目标:培养完整的人、通达有识见之人时间:1984年开始大学教育的目的1. 培养有能力的工作者、生产者 2. 培养懂得生活、了解生活之知识分子台湾通识教育代表人物、事件1. 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 。2. 理工科大学、医学院、师範院校以及职业学院 。课程设定共同必修课1.国文2.英文3. 三民主义4. 国父思想5. 通识课程6. 专业课程中国香港目标:致力全人教育1. 中西文化交汇2. 多元化等特色3. 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4. 完整教育(All-round Education)目的1. 扩展学生视野2.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3. 对自身及社会有深刻的认识香港通识教育代表人物、事件致力于推动高中的通识教育中国内地现状1. 被赋予较多政治、经济功能2. 过分重视专业教育3. 缺乏主体性以及对大学精神的追求4. 中国小教育中 ,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大陆通识教育代表人物、事件1.成人高等教育2.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广义除专业教育之外的所有内容通识教育课程1. 共同必修课2. 其他形式的通识课程非正式课程1. 大学生活指导2. 社团3. 社会实践4. 校园文化5. 讲座狭义语言1. 本国语言2. 外国语言数学1. 训练人们严密、清晰的思维能力2. 现代社会人们学习其他科学的基本工具3.计算机技术文学与艺术1. 鉴赏能力2. 判断能力3. 鉴别艺术品的眼睛和耳朵历史与文化1. 获得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知识2. 正确认识宇宙、社会以及我们自身3. 学会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看待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社会分析1. 了解社会2. 把握社会运行的机制和规律3.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複杂的社会问题道德思考1. 了解自身的存在2. 探索生命的意义3. 科学与技术4. 体育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和目标通识教育(美国)1. 优先考虑个人发展2. 个人主义和民主主义 3. 重视人的协调发展和能力培养 , 培养健全的人4. 旨在为职业生活打基础 , 做準备专业教育(前苏联)1. 优先考虑社会发展 , 团队精神和国家主义2. 重视人的智力发展和传授知识 , 培养只会工作的工具人3. 旨在培养高度熟练的专家教育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通识教育(美国)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 注重理工结合 , 文理渗透2. 以基础教育为主 , 知识面较宽 , 强调适应性3. 学生中心 , 社会中心4. 重视科研 , 通过研究实践学习专业教育(前苏联)1. 特别重视自然科学 , 重理轻文2. 以专门教育为主 , 专业面窄 , 强调适用性3. 课堂中心 , 学科中心4. 以教学为主 , 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培养制度等通识教育(美国)1. 实行学分制 , 较自由灵活的学习制度2. 重视综合性大学和学校的综合性 , 多样化的管理体制专业教育(前苏联)1. 实行学年制 , 严格统一的教学管理2. 以专门性学院为主 , 由各工业部门主管我国模式1940-19521. 通专结合2. 革命通人+技术专家1952-19781. 专业教育模式2. 通识教育“销声匿迹”1978-19951. 纠偏专业教育2. 通识教育在孕育中1995-1. 从文化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的探索2. 文化素质教育针对应试教育、文理分科、重理轻文、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割裂导致的大学生“有知识 , 没文化”等现象 。人文素质教育 。1. 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 。2. 文科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教育 。养成教育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科技文化节品牌讲座读书活动1. 资本论2. 理想国3. 社会契约论4. 圣经5. 战争与和平6. 论语7.庄子8. 史记9. 红楼梦10. 家11. 大国的兴衰12. 第三次浪潮13.科学的社会功能14.甲申三百年祭15.中国文学史16. 西方哲学史17. 论衡18. 文史通义19.鲁迅杂文选20. 子夜学生社团建设人文景观网路资源通识教育向校园外、社会延伸职业教育共同必修课通识教育课程1. 共同必修课2. 其他形式的通识课程 3. 其他形式的通识课程4. 大学生活指导其他教理人文教育新人文教育经典阅读为核心人文教育误区1. 记忆性重于思考性2. 误把人文知识当作人文精神全球化的表象与实质全球化表象1. 全球各地的“互相连线性”日趋紧密2. “无国界的世界”已经来临3. 所谓“民族国家的终结”全球化的实质1. 全球化具有高度的片面性 , 几乎是“美国化”的同义语2. 越是全球化的地区越脆弱3. 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4. 贫富鸿沟的加深当代人文教育的问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优点教科书类似“套装知识”“软体包” , 将学术界取得高度共识的知识传给下一代缺点1. 记忆性教学方法导致批判性思考极端贫困2. 人文教育沦为一种“概念游戏”经典阅读在新时代的意义经典性定义1. 社会政治性2. 形上学的内涵3. 回归人的心性本质素质教育1. 思想道德素质2. 文化素质3. 业务素质4. 身体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