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铁路局青岛分局巡路工 于兴邦( 二 )


济南铁路局青岛分局巡路工 于兴邦

文章插图
共青团团徵1980年冬季的一天下午,狂风怒号 。309大桥附近生产队的一名社员,推着脚踏车从桥面上通过,只顾低头顶风向前走,没有发现即将驰近的列车 。正在值班的于兴邦飞步奔向桥面,将行人及脚踏车推出道心,并用自己的身体将行人紧紧护住,靠在桥边栏桿上,背后列车呼啸而过……于兴邦从1979年与附近某工厂一位姑娘交上了朋友,两人情投意合 。在两年多的交往中,他经常把自己买的一些书送给姑娘看,把载有“人生意义”讨论文章的《中国青年》杂誌介绍给姑娘学习 。报上刊登了几个年轻姑娘扫大街的报导后,他对女朋友说:“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美的心灵该多好啊!人活着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 。为个人活着,为金钱卖命,最不值得 。从金钱里找不到真正的幸福 。”他俩约定在1981年国庆节结婚,勤俭办婚事,不去上海,不逛北京,回家看看双方的父母亲就回来 。在筹备婚事的过程中,于兴邦不但没请1天假,还替别人值了不少班 。评价一、工作上,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他先后学过锻工,乾过桥樑工,看过物料,开过轨道小车,守护过桥樑 。他对分配的工作从不讲条件,乾起活来不怕苦、不怕累,总是圆满地完成任务 。在同期入路的新工人中,他第一批加入了共青团 。二、工作中态度认真,工作严谨细緻 。工作中,于兴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保证了生产安全 。在全工段技术考核中,于兴邦连续3次取得90分以上的好成绩 。由于于兴邦一贯遵章守纪,从未发生过责任事故 。三、勤俭节约,廉洁奉公,公私分明于兴邦参加工作9年多,用的行李是他入路时从家中带来的一套被褥,被子上面已经打了几个补丁 。谁都知道他有两件“宝”:一件是用41块边角布料缝製的枕头套;一件是用164块边角布料拼接而成的床单 。这两件东西是他母亲在他入路时亲手缝製的,他不捨得丢 。他牺牲后,同志们见到他的衣物,都讚扬小于是艰苦朴素的模範 。博兴桥樑工区兴建职工宿舍,于兴邦负责收发物料,并给民工记工 。包工队负责人想让于兴邦多发料,多记工,就多次买酒菜请他吃喝,但每次都遭到于兴邦的拒绝 。他说:“吃人家的嘴短 。咱不能为了自己,让国家利益受损失 。”四、慷慨大方,热心助人 。于兴邦处处节俭,可是同志们有了困难,他却是那样慷慨大方,热情相助 。工区刘师傅家在农村,孩子多,生活比较困难,爱人突然生病住院,急需用钱,于兴邦就毫不犹豫地把积攒的30元钱送去 。冬天到了,王师傅的几个孩子还没做上棉衣 。于兴邦知道后,亲自把20元钱送到王师傅的手里 。有一次,工区一位师傅的弟弟因患疟疾,从农村到张店治疗 。于兴邦看到病人冷得发抖,立即拿出女朋友给他织的一件新毛衣,给病人穿上,并让病人穿着回了农村 。从于兴邦身上,人们看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