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让我来,我有经验”,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长江日报8月6日讯 “让我来,我有经验。”“让我来,家门口的保卫战,不能没有我。”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志愿者一个榜样。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500多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一线。或行色匆匆,或正在忙碌。阳光下,他(她)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夜色中,戴着红色袖章,服务核酸检测采集现场……
8月6日,收到社区志愿者帮助购买的生活用品,武汉经开区绿岛社区天鹅湖山庄小区居民吴丽霞抑制不住满满感动:“我虽然不认识你们,但我要谢谢你们!”
凌晨应战,连续奋战10余小时
这几天,武汉经开区财政局办公室的付莹去社区当“门童”,协助社区核酸检测采样,在门口连续站多个小时,虽然辛苦,但她毫无怨言。
付莹是8月3日凌晨3时58分起床,赶到沌阳街参加简短培训,然后和同事又赶到绿岛社区天鹅湖山庄小区居家养老服务室,与已经到达的医护人员对接,讨论流程,并搬桌椅,负责场地安排。考虑到天气比较炎热,为减少居民排队时间,付莹和同事与医护人员又“演练”了一次核酸检测过程,争取又快又准,不打乱仗。
根据安排,付莹和同事们在居家养老服务室门两侧,负责引导居民以及居民信息采集,同时负责收取备存的居民出入通行证。“您这个记录单上,医生要编号,方便记录。”“您做核酸检测,这个身份证号码一定要填写准确。”“您别把身份证弄丢了。”咨询叮嘱,付莹和冯丹不敢马虎。
一直到8月3日中午12时许,参加核酸检测的居民少了些,付莹才记起没吃早餐,她说:“今天当‘门童’一直站着,也没觉得辛苦,把健康这道门守好就好!”
到一线去,党旗悬挂在隔离酒店
8月3日上午,按疫情防控要求,武汉经开区税务局安排解国政、蔡宇坤、翁俊杰3名80后党员干部,前往该区一酒店,这里被临时征用,筹建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点。
这3位80后年轻党员,既是单位的中流砥柱、业务骨干,又是家里的顶梁柱、超级奶爸,安抚好家人,简单收拾洗漱用品,立刻前往隔离酒店。
当天上午10时,将党旗悬挂在工作间,三人和酒店其他4名工作人员共同成立隔离点工作专班临时党支部。当晚就要安排隔离人员入住,三人立刻配合区卫健局的专家对酒店现场环境开展布局,对照“三区两通道”的隔离要求整改施工。随后,再对每间房间进行查收,排查安全隐患,标记房间信息。三人经过多次严格检查,验收,终于在晚上11时30分左右将所有房间整理完毕。
利用房间消杀的短暂空余,蔡宇坤对卫生防疫系统软件进行学习。8月4日凌晨3时30分左右,隔离人员陆续入住。他在系统中录入房间、医护人员等各类信息。
“最难录入的是隔离人员的基础信息,范围很广,非常细碎,好在日常税务工作中,我也常常收集处理纳税人信息,还算得心应手!”蔡宇坤说,信息登记完成,天刚刚亮。
青春闪耀,00后志愿者利用专长投身志愿行列
在疫情防控中,一些00后,更是发挥自己专长,做志愿者一点也不含糊。
武汉经开区永合社区志愿者张碧琼,今年21岁,是湖北大学大三学生,预备党员。自8月2日永合社区禹州小区管控后,她积极报名参加志愿者。“我主要是帮居民登记、汇总采购物资。”她发挥自己所长,制作出统计表格,将小区居民需求做成彩色统计表,让社区工作者采买时,一目了然,大大节约采购时间。
作为永合社区团队中最年轻的工作者,张碧琼干劲十足。每天早上8点多钟,张碧琼就开始负责登记居民需求,连续工作十个多小时。碰上还有其他任务,她更要忙到凌晨。“我年轻,8月5日晚上第二次核酸检测中我负责登记工作,一直弄到凌晨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