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下辖村 韭园村( 三 )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下辖村 韭园村

文章插图
京西王平镇韭园村(图3) 农家小院更有特色:浓荫半遮,小桥流水,青砖灰瓦,随处可见,环境幽雅,古朴自然 。元代着名词人马致远的一首着名词句:“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曲让多少远离家乡、四处奔波的旅人顿生思乡之情 。词中所描写的“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等景物,在这里都能找到 。虽然很难有史料佐证,但是韭园村的村民们都相信,这里就是马致远的故乡 。马致远确实是元大都人 。地理特徵京西王平镇韭园村位于“王平古道”韭园村现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即韭园村、东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桥耳涧村 。韭园村在北,东、西落坡村相联在南 。桥耳涧村独立在东 。四个小村在一个大山环抱中 。千百年来,山民们既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又接待着来往商队的喧嚣 。因过去这里的村民以种菜为主,尤以种韭菜出名,所以村名叫“韭园” 。现村内的文物古蹟很多,如有“王平古道”从村中穿过,古民居、古庙、古碉楼等人文景观成为历史见证 。村内虽盖有部分新房,但还保留很多明清民居,也有元代古居,如我国元代大戏剧家马致远故居在韭园村的西落坡村,其院就应为元代古居 。这些古民居大多为精良的三合院、四合院 。院落随山势的高低而建,错落有致 。因村中的树木极多,树木的覆盖率竟达98% 。故这些古民居大多掩映在浓荫中更显得古香古色 。院内的房屋,青砖灰瓦,木窗雕花,砖雕、石雕相衬 。在古道临街古民居的墙上,现还有“古道商铺”的匾额 。古道绵延而来,穿村而过 。韭园四村就成为古道上的驿站,客栈、酒馆、商铺等比比皆是 。这条“王平古道”是从韭园村口的京西大道起,进韭园村,经王平、大台、木城涧,庄户村、千军台村等,再到西端的张家村、七里坟村等,在军响乡与京西大道又相通 。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下辖村 韭园村

文章插图
京西王平镇韭园村(图1)历史遗蹟京西王平镇韭园村内的古庙遗址很多,如三义庙、龙王庙、菩萨庙等 。三义庙在桥耳涧村,座东面西 。建于明万曆年间,庙内有正殿(东殿)三间,北配殿三间 。过去正殿内供的是三国时刘、关、张三兄弟 。现殿内仍有壁画,内容为三国故事 。其院内有古银杏一株,庙门口有古槐一株 。三义庙的北墙外就是“王平古道”的北道,现有立碑说明 。龙王庙、菩萨庙都位于韭园村,在村中主干道东西两侧,各为一间小庙 。这三座庙宇现都已修复一新 。在东落坡村还有古碉楼,这座古碉楼相传修建于金代,高约10米,里面分三层 。是过去用于军事上的了望哨 。因此碉楼完全掩映在树木葱茏中,竟无法拍照 。而且在西落坡还有一处叫“大寨”的古遗址,又叫落难坡,是古代的一所监牢 。相传在金代时,宋朝的徽、钦二帝曾囚禁于此 。因人们都知,徽、钦二帝是囚禁在当时的金中都东(今宣武区)的唐代古剎法源寺内“坐井观天” 。徽、钦二帝囚禁于此是传说,还是押解途中曾在此暂禁不得而知 。但大寨处已有立牌说明,就明确指出,宋朝的徽、钦二帝就是囚禁于此 。在桥耳涧村外的古道上还有牛角岭关城遗址,在关旁巨石铺成的古道上,驼、马踩踏的蹄印很深,清晰可见 。据《宛署杂记》载:“牛角岭,在县西北七十里桥涧村……”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下辖村 韭园村

文章插图
京西王平镇韭园村(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