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济南小村建起暑期公益托管讲堂,这里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王倩 见习采访人员 丁群

民房|济南小村建起暑期公益托管讲堂,这里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文章插图
“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6日上午,济南太平街道后冯村一处民房内传出一阵悠扬的歌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这里是后冯村乡村公益讲堂。
房屋是村民义务提供的闲置院落,空调是爱心人士捐赠,来授课和帮忙的都是志愿者,一个完全依靠公益力量建起来的“讲堂”,此刻也承担了村里30多名孩子暑期托管的任务。
村里建起暑期公益学堂
后冯村83-1号,原本是太平街道后冯村一处普通的民宅,但从5月份开始,因为后冯村网格员李涛的一番操作,这里变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李涛是后冯村的网格员,平日里负责村里党建、疫情防控、防诈骗等工作的实施,但从5月份开始,他的工作日志本上又出现了一项新的工作,在后冯村建起乡村公益讲堂。
乡村公益讲堂,并不是什么新想法,曾经在深圳做过志愿者的李涛接触过对乡村孩子适用的公益项目,其中面向乡村孩子免费开放的公益讲课就是其中之一。
回到济南的李涛开始琢磨着做这件事情,“实际上,今年是我做乡村公益讲堂的第7年,但因为这几年工作换个好几个村子,所以这个讲堂也不断在换地方。”李涛说,后冯村的公益讲堂是今年5月份正式开启的,当时还只是针对村里孩子周末的兴趣培养和托管,从7月份开始正式转入暑期公益托管。

民房|济南小村建起暑期公益托管讲堂,这里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文章插图
“一件事情做得好不好、对不对,看大家的参与度就能知道。”李涛说,得知乡村公益讲堂建起来之后,村民们纷纷带着孩子来报名,有的一家两个孩子都来了。“这个村子有个特殊情况,大部分村民家中都种植有大棚,家长们四五点钟就要下地干活,有的在大棚里劳作一整天,没有时间照顾放假的孩子们,送到这里来,大家更放心。”李涛说,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响应的速度也超出了他的想象。
据介绍,目前乡村公益讲堂总共有35名孩子,年龄从7岁到13岁不等,按照二三年级、四五六年级、初中年级进行分类,大家聚在一起进行暑期作业完成以及兴趣类活动的学习。上午8点到中午11点半,下午2点半到下午5点半,这是公益讲堂的开放时间,这段时间恰恰也是家长一天中的忙碌时间。
村民提供房屋,爱心人送来空调
位于村子核心位置,交通便利,4间明亮的大北屋,还有敞亮的屋檐,这就是后冯村新建起的乡村公益讲堂。
实际上,这座民房是村民王选武家中的房屋,由于做着养殖的生意,一家人都在养殖场居住,此民房处于闲置状态。乡村公益学堂最初选址为村委会,王选武也是第一时间带孩子报名的村民之一,由于村民报名踊跃,原来的地址不能满足需求,王选武就提出“提供房屋”的决定,将暂时闲置的民房提供给乡村公益课堂,为村里的孩子们做点事情。

民房|济南小村建起暑期公益托管讲堂,这里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文章插图
“这个房屋很宽敞,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能用了。”李涛说,按照孩子们年龄的分组,中间大屋里是两个组,分别是二三年级、四五六年级两组,初中组学生在东侧的北屋,大家这样讨论问题来也不会互相打扰。
房屋有了,桌凳也好解决,但夏天炎热问题确实存在。李涛以个人名义发出了求助,很快,爱心人士来了。“真的感谢济阳区旗袍协会的颜会长带领50名会员来到这里,为我们捐赠了空调,还给村民们带来了精彩了文艺演出,更让在这里的35名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李涛说,空调安装成功的当天,孩子们在宽敞的屋里吹着空调,大家唱歌的声音比平时都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