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系列报道之二十二“万众豫心”,为受灾群众张开心理援助的臂膀

暴雨结束后,在政府和社会的紧急救援下,受灾民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受灾后创伤应激障碍也随之出现,心理援助迫在眉睫。
连日来,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等响应省科协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主动作为,发起“万众豫心”等心理援助志愿活动,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心灵家园。

洪灾|系列报道之二十二“万众豫心”,为受灾群众张开心理援助的臂膀
文章插图
为灾区群众撑起心灵之伞
“像一场噩梦,现在还没醒……”
“我往楼顶爬的时候,担心自己一会儿就看不到家人了……”
“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感谢救了我们……”
突来的洪灾,对受灾群众是一次巨大的心理冲击,洪水过后,在防汛救灾心理援助队工作人员的抚慰开导下,一位位受灾群众从经历灾难的恐惧心情中舒缓下来。
新乡市是本次洪灾重灾区,为保障安置点居民正常的生活及良好的心理状态,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承担了安置点居民心理援助的任务,省心理卫生协会同医院科学技术协会一起,协助医院遴选骨干业务成员,制定援助方案,于7月31日迅速成立了一支113名队员组成的防汛救灾心理援助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省首席科普专家及中原名医王长虹教授作为队长,组织37个工作小组,队员在进行统一培训后,对接每一个安置点,全力做好安置点群众心理援助工作。

洪灾|系列报道之二十二“万众豫心”,为受灾群众张开心理援助的臂膀
文章插图
受灾民众多数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尤其是孩子,心理发育不成熟,在这么大的洪灾面前,很容易受到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孩子们以后的心理发育造成影响,援助队工作人员立即把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作为重点援助对象。
正值暑假,孩子们本该安安心心的在家写着暑假作业,可是一场洪灾冲走了他们的书本,为了让他们在安置点也能继续学习,援助小组为安置点的孩子们购买了作业本等学习工具,同时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让他们敞开心扉,有效地促进心理援助工作的开展。
据统计,心理援助队累计心理巡诊61307人次,联络会诊49人次,发现有心理行为问题 149人次,提供心理支持/疏导/干预人534次,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疏导/干预人 143次、使用精神科药物 50人次,心理危机干预重点人员 46人次,干预时长共1400分钟。
目前,王长虹等还完成了《河南省抗洪救灾相关心理应对手册》《河南省暴雨洪灾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导手册(试行)》《河南暴雨洪灾期间心理援助云平台网络咨询指导手册(修订)》等的编写,由省卫健委疾控处审核后全省印发,对全省心理援助工作切实发挥了协会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 洪灾|系列报道之二十二“万众豫心”,为受灾群众张开心理援助的臂膀】助受灾群众重建心灵家园
“我在房顶上,水涨到5米深,我感觉回不去了,孩子还小,我担心孩子失去妈妈。我一直在抢救医院的仪器,下午爬到楼顶才想起给家里打电话,我害怕极了,孩子鼓励自己一定会回来的,特别感谢家人,家人的力量一直支持着我……”
这是荥阳汜水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在回忆受灾经历。洪水来临时,大家在楼顶困了24小时,在近乎绝望时终于被成功解救。
倾听她们诉说的,是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组织的心理工作志愿者。他们对卫生院工作人员由于历经一天孤岛求救、洪水中求生、工作人员反应睡不着觉、恐惧、做被水淹没噩梦、生活失去了目标、身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等进行了整体评估。
心理志愿者们根据评估的情况,先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辅导过程让大家充分释放情绪,最后根据个体特点一对一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大家尽快走出心理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