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员|封控区内的成都党员面孔:上午远程办案 下午为居民配送物资( 二 )


文章插图

8月3日,是陶丽梅参与志愿工作的第十天。烈日当空,室外38度高温,陶丽梅与其他志愿者们穿上全套防护装备,酷暑之中“包裹严实”,彼此鼓励打气,协助社区开展高新区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平均每日志愿服务5—6小时,固定点位,分组安排,轮班站岗,“缺人时我们就替补换位,记得有天下午,我志愿服务完大概4点50分左右,回家休息了会儿,6点时看到志愿群中说人员不足,又立马戴上防护用具出门了。”
陶丽梅用九个字概况了对志愿工作的整体感受,新环境新氛围新体会,“志愿者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甚至还有正在读书的学生,大家虽然职业、年龄、性别有差,但共同秉持一份有爱之心,齐心协力一同抗疫,积极参与到志愿活动中,贡献自我的一份绵薄之力。直到今天,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在表达自己想要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愿望呢。”

审判员|封控区内的成都党员面孔:上午远程办案 下午为居民配送物资
文章插图

她还是母亲: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润物无声才是最佳教育
“妈妈,为什么又要出门啊?”
“因为外面有病毒,妈妈要帮助大家一起打败它!”
……
“妈妈,今天病毒被打败了吗?”
“马上就快被打败啦!”
“妈妈加油啊!”
封控期间,陶丽梅与公公婆婆、年仅四岁的儿子一家四口待在封控区。陶丽梅每日上午进行线上办案,下午进行志愿活动,一整天都处于忙碌奔波状态中,当采访人员问到她如何陪伴家人时,陶丽梅有些哽咽,“我真的,真的特别感谢我的公公婆婆,他们很理解我每天的工作,家里的饮食起居也是他们在照料。我只要一有空闲,会陪老人聊天散步,也会陪孩子打打羽毛球和篮球。”

审判员|封控区内的成都党员面孔:上午远程办案 下午为居民配送物资
文章插图

提到可爱懂事的儿子,陶丽梅开心地笑了。陶丽梅说到,儿子刚开始会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多疑惑,为什么每天都会出门,为什么每天都是满头大汗,为什么每天脸上手上会有痕迹……“孩子还小,刚开始他十分不解,我告诉他大家每天都在努力打败病毒,后来我一回家,他就立马跑过来,问今天病毒有没有被打败。天气热,他戴口罩很闷,我就又告诉他不能给叔叔阿姨的工作增加负担,他往后在出门前就主动早早戴上口罩了。”
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润物细无声,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陶丽梅表示,她希望儿子能通过本次疫情封控和妈妈参加志愿服务的事情中,明白到自己往后也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就得是什么样的人。不必成为炽热耀眼的火炬,萤火虫也能发光发热,有一份光便发一份热。”

审判员|封控区内的成都党员面孔:上午远程办案 下午为居民配送物资
文章插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