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唐墓出土的狮舞佣到了唐代,随着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狮舞》不但在民间、军中流传,且正式列入宫廷燕乐乐部,《立部伎》中的《太平乐》,是由舞者扮成五只不同颜色的狮子,立中、东、南、西、北五方而舞 。白居易《西凉伎》诗描写的狮子舞,与今日之《狮舞》的表演情况几乎完全一样 。今日广泛流传在中华大地及海外华人聚居区的《狮舞》,仍然是为祈福纳祥、祝愿生活幸福而舞 。1999年,为庆祝建国50周年,天安门前《东方醒狮》方阵,以其磅礴的气势,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昂扬进取的民族精神,是古老狮舞在新时代的发展 。中华鼓舞中华民族对具有豪迈气势和号召力的鼓舞,情有独钟 。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击鼓撞钟「奏舞」的记载 。后有汉画像石中的《建鼓舞》、南北朝石窟艺术中的《花鼓伎乐》、唐代敦煌壁画中众多的《腰鼓舞》画面,以及宋、明各代关于鼓舞的记载等等 。至今中国各地均有不同风格的鼓舞流传,主要是气势磅礴的鼓舞,也有小巧俏丽、边唱边舞的小型鼓舞 。
文章插图
兰州太平鼓鼓的形制也极丰富,既有安放在座架上的大鼓,舞者围着大鼓,边击边舞,鼓声隆隆,如雷贯耳;也有背在身上腰间、形如冬瓜的小鼓;雄壮豪迈者,如陕西《安塞腰鼓》,击舞起来,气吞山河;山西《花鼓》颇负盛名,花样繁多,有高鼓、低鼓、多鼓之分 。安徽《凤阳花鼓》流传极广,由男女二人表演,女背花鼓,形如冬瓜,男执小锣,边唱边舞 。歌词多唱述流浪漂泊生活之苦 。随着流浪各地的灾民以唱舞《凤阳花鼓》求生,《凤阳花鼓》渐流传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民间歌舞相结合,成为风格各异的《凤阳花鼓》 。
文章插图
开封大鼓 《太平鼓舞》鼓形如扇,击时哗哗作响 。其形制与两千年前汉魏流传的《扇舞》相似 。由最初宗教祭祀性质发展为民众自娱舞蹈,以至表演项目 。北京《太平鼓舞》在清代民间流行一时 。兰州《太平鼓》别树一帜,桶形鼓身长1米,以牛皮製的鼓鞭抽打,鼓声隆隆,声震数里 。击鼓动作幅度大,力度强,有跳、跃、腾、闪、骑等舞蹈技巧 。磅礴气势,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英雄气概 。中华民族的鼓舞除汉族众多的鼓舞 外,少数民族的鼓舞有藏族《执巴鼓舞》、维吾尔族《手鼓舞》,及苗族、彝、壮、瑶等族的《铜钹舞》,瓦族的《木鼓舞》等,均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大众鼓舞除文中提及的数种外,还有不少甚具特色的鼓舞 。山西洪洞等地的《威风锣鼓》相传源于尧舜时代,流传至今;表演者少则30人,多可达400人;庞大的锣鼓队伍摆出方阵、圆阵、梅花阵等阵势,锣鼓钹铙齐鸣,震天撼地 。开封《大鼓舞》也是气势轩昂 。流行于福建、台湾等地的《大鼓凉伞》,相传源于明代戚继光抗击倭寇得胜,民众欢庆起舞;男女合舞,舞姿轻盈活泼,还有一对老夫妇穿插打诨;富于战阵祝捷的热烈气氛 。钹舞在中国第3届艺术节开幕式上,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舞蹈表演行列中,有一队保山彝族青年,飞舞大钹,边击边舞 。舞姿雄健豪放,钹声震天撼地 。钹是声音响亮的乐器,也是金光闪烁的舞具 。击钹起舞,从古代传承至今,从中原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 。边击边舞、飞钹出手是其特技,既是民间节日的表演技艺,也是佛教、道教及巫祭等宗教活动中的舞蹈品类 。中国古代久有手执各种乐器起舞的传统 。甲骨文中已有「奏舞」的蹤迹 。古文物中保存了完好的《钹舞》形象:霍熙亮先生在安西榆林4窟,摹绘了一组元代乐舞壁画,其中一幅可称为古代《钹舞》图 。一半裸供养伎乐,头戴宝冠,长长飘带轻绕肩臂,开胯而立,张臂,斜倾身 。左上方两个附飘带圆钹,似正从手中抛出,悬在空中,舞者动态在欲接未接之间 。这分明是个抛钹出手、边击边舞的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