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萃|利用门磁感应器、智能测温贴远程管控 居家医学观察用上科技利器


小萃|利用门磁感应器、智能测温贴远程管控 居家医学观察用上科技利器
文章插图

卡口“值勤”的机器人“小萃”。 通讯员 建轩 南报融媒体采访人员 夏思宇摄
8月1日下午,在秦淮区秦虹街道康居里社区,网格员盛成梅手机收到辖区隔离住户开门报警信息,于是打电话询问,原来是一位小姑娘急着要取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忘了在群里报备。了解情况后,社工让其在家等候,自己做好防护措施送上门,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小姑娘开心地笑了,连声感谢。
一个社区同时有多个居家隔离的家庭,如何确保这些家庭按要求隔离?只依靠社工、网格员、志愿者力量,对居家隔离人员实现24小时昼夜看护显然不现实。8月3日,采访人员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居家医学观察已用上高科技防疫利器,通过普遍安装门磁感应器破解这一难题。
门磁感应器是一套用来探测门有没有发生位移的系统。被隔离家庭未经允许打开房门后,报警器立即通过短信通知社工、网格员,同时在管理平台上弹窗提示相关报警信息,并发出报警提示音,监管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到哪一户居家隔离人员没经允许就开门外出。
康居里社区党委书记兼社区主任张梅介绍,社区认真核实比对数据,对机场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机场经停人员严格采取居家隔离的管控措施,目前在管15户均安装了门磁感应器。只要他们一开门,网格员手机就会收到报警信息,除了正常做核酸检测、取必需品外,只要有任何异常,社区就可以第一时间联系隔离住户了解情况。有了门磁感应器这个帮手,就能实时掌握社区居家隔离人员的进出情况,工作人员也不用日夜蹲守,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防疫工作中,除了大范围使用门磁感应器,“智能测温贴”也在我市一些街道、社区“上岗”。
浦口区汤泉街道明确,各村社如果需要“智能测温贴”,可以到街道物资组领取。
据了解,“智能测温贴”由测温卡和后台组成。测温卡像一张小型的小区门禁卡,使用时,首先拿出一张创可贴,将体温计置于创可贴中间,揭开两边边角,贴在大臂内侧。激活后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时间间隔来记录温度,测温卡将准确记录体温变化数据,只需要一台手机,便能够进行体温数据“云监控”。充电1—2小时,可以用上10天。
民政部门表示,所有居家医学观察场所均加装电子门磁,尽可能使用智能测温贴。电子门磁仅感应是否有人进出,不涉及其他个人隐私,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测温贴是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不会影响健康。
采访人员了解到,为提高居家隔离管理服务水平,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还利用无人机轻便灵活 、覆盖面广、不直接接触等特点,参与巡查与宣传,不仅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向辖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还有效缓解社区工作人员走村入户的宣传压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南报融媒体采访人员马道军
配合工作人员值守卡口,提醒排队车辆
“大嗓门”机器人“小萃”首日“上岗”记
本报讯(通讯员周琴融媒体采访人员夏思宇)“各位司机朋友,请提前扫码,准备健康码、行程码。离开南京的朋友,需要准备48小时阴性核酸证明。”昨日下午,在宁洛高速曹庄查验点现场,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一声声亲切的提示音回荡在排队离宁的车辆中。
声音的主人,不是交警,不是志愿者,而是第一天上岗的移动交通引导机器人——“小萃”。
身高1米2的“小萃”,是个“大嗓门儿”,自带100瓦高声播放器,可穿透车窗玻璃,让驾乘人员清晰听到“他”的声音。“小萃”不仅会进行全天候自动语音播报、音乐播放,还能将通行数据提前上传至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