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驰援河南,菏泽救援队勇做“逆行者”

□ 本报采访人员 蒋 鑫
【 救援|驰援河南,菏泽救援队勇做“逆行者”】本报通讯员 王 倩 王浩勇
7月27日,随着台风“烟花”临近菏泽市,闷热的空气中透着一股股湿气。见到王防震的时候,他正在打理救援服。“有啥问题我快点回答你,一会儿我要带队去河南了。”王防震声音嘶哑,这是自7月21日以来,他第二次赶往河南救援。
王防震是菏泽市定陶区斑马救援队队长。在看到河南多地遭受洪涝灾害消息后,他连夜抽调有经验的水域救援队员。7月21日一早,组织了定陶斑马、东明斑马、郓城闪电等7支救援队伍,共计40余人,带着冲锋舟、救生衣等救援物资,前往河南开展救援。
“当时我们到了救援一线,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王防震说,到了河南省境内,由于手机接收不到信号,他只能依靠手机截屏地图边开车边问路。“有的路段比较低洼,积水差不多一人多深,再加上不熟悉当地地形,我们行驶到水深路段,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选择绕道。”王防震说,原本十几分钟的路程,他们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救援现场。
到达救援现场后,他发现由于被困人员较多,其中多为老人小孩,还有待产孕妇,他们的救援工作面临着极大挑战。“先让老弱病残群众走。”按照这个“救援标准”,王防震与队员们立即展开救援。
7月21日下午5点多,大部分受困群众被转移到了安全区域,王防震和队员们才有了片刻休息时间。“忙完已经快下午6点了,趁着休息,我们补了一顿午餐。”王防震说。队伍还未休整好,更艰巨的任务随之而来。当得知河南新乡市一村庄三千多群众被困后,王防震和队员们立即赶到该村庄实施救援。
“当时,老人们看到我们来了很激动,握着我们的手说,‘你们来了,可好了,我们有希望了。’听到这些话后,我们感觉再累都值!”王防震说,在这次斑马救援队的一线队员当中,来自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一的学生王旭让他印象很深。王旭刚刚加入斑马救援队。“看到河南灾情的报道后,他主动找到我参与救援。说自己有医疗救助方面的知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他可以采取急救措施。”
王防震之所以对王旭印象深刻,源于他的一句“谎言”。
“在去之前,我问王旭会不会游泳,他信誓旦旦地说‘会’,结果到了救援现场,才发现他根本不会游泳。”王防震说,为了确保队员的安全,他决定让王旭参与后方救援。“我带队,首先要确保队员的安全,几个人去,就必须几个人回。”王防震说,在经过3天的紧张救援后,7月24日,连续奋战了3天的救援队安全回到了菏泽。“虽然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都很自豪,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提供了帮助。”
经过这两天的休整,7月27日上午,王防震带着队友再次出发。这次,他带着18名队员和近20万元的生活物资和消杀物品,再次前往河南省新乡市和辉县市开展救援。
采访人员了解到,此次面对河南灾情,作为近邻的菏泽市在市文明办的倡议号召下,各级志愿服务组织、救援队和志愿者奔赴一线救援,涌现出了一大批“逆行者”。就在7月30日晚11点,成武县特战救援队连夜驰援河南浚县抗洪救灾。
截至7月31日,菏泽市已出动47个救援队驰援河南,救援队员1228人,派出车辆562辆,救援船、摩托艇99条,携带救生衣、救生绳索、救生圈、打捞装备等2187个。捐献消毒液26吨,矿泉水15115箱,火腿肠、方便面、面包、牛奶等食品10278件。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