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钟|相士两个选择,你选寿命过百,还是寿命减半此人我选后者!


孙钟|相士两个选择,你选寿命过百,还是寿命减半此人我选后者!
文章插图
关于风水之说,有人认为是无稽之谈,也有人对其深信不疑,至于谁对谁错,难下定论。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普遍迷信风水,尤其是坟墓的风水,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家的长辈去世后能葬在风水宝地上,以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比如《宋书·符瑞志》中就记载说:东汉人孙钟以种瓜为生,有一天无意中听到三个仙童说“此山下善,可作冢,葬之,当出天子”。于是,在孙钟去世之前,他嘱咐家人把自己葬在了那个地方。过了几十年后,孙钟的孙子孙权果真成了东吴开国皇帝。诸如此类的记载,在史书中并不少见。这也难怪有人如果发达了,会被人调侃说是“祖坟冒青烟”。
孙钟|相士两个选择,你选寿命过百,还是寿命减半此人我选后者!
文章插图
在两晋时期,有一位历史上著名的相士,名叫郭璞。郭璞这个人“妙于阴阳算历”,并且“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总之就是天文、地理、占卜、堪舆、推算无所不通,非常厉害。郭璞很擅长相墓,也就是勘察墓地风水,并著有《葬经》。据《晋书·郭璞传》记载:“璞以母忧去职,卜葬地于暨阳,去水百步许。人以近水为言,璞曰:‘当即为陆矣。’其后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大意是说:郭璞的母丧去世后,郭璞为母亲选了一处墓地,但是这个墓地距离河流只有百步。人们都议论说不该离水太近,墓地会被水淹的,郭璞却说:“这里就要变为陆地了。”果然在不久之后,淤沙堆积,河流竟然改道了,墓地附近几十里的地方都成了良田。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看出郭璞相墓技术之高。
孙钟|相士两个选择,你选寿命过百,还是寿命减半此人我选后者!
文章插图
另外,在《南史·张裕传》中还有一段关于郭璞相墓的记载。郭璞经常外出游历,有一次恰巧遇到了名士张澄的父亲去世。张澄就请求郭璞帮忙挑选一处风水宝地,作为父亲的墓地。郭璞答应了他,便四处去寻找。回来后告诉张澄,说自己一共找到了两处墓地,一处风水好一些,另一处风水差一些,让张澄二选一。“澄当葬父,郭璞为占墓地,曰:‘葬某处,年过百岁,位至三司,而子孙不蕃;某处,年几减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贵显。’”郭璞的意思是说:如果张澄将父亲葬在第一处墓地,那么张澄不仅可以寿命活过百岁,而且还可以做到司徒、司空、司马这样的顶级高官,但是有一个坏处,就是张澄的子孙不兴旺;如果张澄将父亲葬在第二处墓地,那么张澄的寿命不仅要比葬在第一处减少一半,而且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最多只能做到卿校一类的官职,但是子孙后代会因此而兴旺发达。
孙钟|相士两个选择,你选寿命过百,还是寿命减半此人我选后者!
文章插图
张澄听后毫不犹豫,果断把父亲葬在了风水差一些的那处墓地,“澄乃葬其劣处,位光禄,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孙遂昌云”。正如郭璞所言,张澄虽然很有才能,但是只做到了光禄大夫,活了64岁。张澄的子孙后代却飞黄腾达,可谓是人才辈出,他的五个儿子张演、张镜、张永、张辩、张岱“俱知名,时谓之张氏五龙”。 他的孙子张绪、曾孙张裕等数代后人,在东晋南北朝时期都担任高官显爵,张氏一门显赫了几个朝代,真正做到了“累世贵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