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津镇( 二 )


渣津镇

文章插图
渣津镇第三产业渣津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集镇现有个体工商户1433户,民营企业42家,从业人员数达到4745人,形成了鞋帽小商品市场、服装市场、畜禽产品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 。
渣津镇

文章插图
社会事业基础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镇移动通信覆盖率达100%、用电普及率100%、固定电话普及率70%、沼气普及率40%;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了砂石路,80%的村民喝上了自来水 。金融、保险、宾馆、休闲娱乐设施齐全;城管、消防、环卫设定健全 。集镇建设发展迅速,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 。科教文卫渣津镇有修水四中等重点中学以及修水县第二人民医院 。修水四中修水四中坐落于全国重点集镇渣津镇境内,前身是创办于“文革”前夕的“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修水县小斗岭分校” 。1980年,老“共大”转办为普通高中,校名更为“小斗岭完全中学”;1993年,修水县委认定本校为县重点高中,校名更改为“修水县第四中学”;2004年,根据修水县农村教学网点调整的需要,原渣津镇司前中学撤併到修水四中 。修水四中成为全县最大的农村完全中学:校园面积238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万余平方米,在校学生3300多人,48个教学班,教职工近200人 。渣津镇中学修水县渣津镇中学始建于1935年,其前身是“修水县第六中学”,也称仁义中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修水县第九区中学” 。后几易校名,到1996年正式命名为修水县渣津镇中学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幕阜山麓,修江河畔 。占地18.5亩,建筑面积3500余平方米 。荣获“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建设中省级示範学校”、”江西省绿色学校“、”九江市中国小校园建设与管理示範学校“荣誉称号 。渣津镇国小修水县渣津镇国小,其前身是“修水县第六中心国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修水县第九区中心国小” 。后几易校名,到1996年正式命名为修水县渣津镇中心国小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幕阜山麓,修江河畔,建筑面积3500余平方米 。交通运输省道柯龙线贯穿东西,修河交叉环绕,交通十分便捷 。是修水县西部40多万人口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民俗风情待客茶俗
渣津镇

文章插图
兜率寺客人进门,主人递上一碗盐菊花凉茶,有的泡有茶果或家制清茶,使凉茶有色,有香,又略有鹹味,也有在茶里放了少许花椒子,那种麻辣香酥又生凉意的味道,使你喝后心神一爽 。待客的茶俗,代代相传,一直很少变化,旧日里无热水瓶,故先以凉茶应急 。山区集市贸易欠繁荣,来了客人,临时砍肉困难、腊肉、鸡蛋则可随到随取,不致窘迫,生活条件提高后,有些人视情况已取消了凉茶,靠集镇近的,“泡泡茶”也儘量用新鲜猪肉,更有的泡上蜂蜜,麦乳精,或以汽水、啤酒之类的饮料待客,以显示生活富足 。时代的步伐,已经迈入茶俗的领域了 。主要景点主要景观有:古艾遗址 、龙安寨自然风景 、千年古寺—兜率寺 、烈士陵园 、石人洞 、石人峰 、龙岗坪 、石门秀水 、万寿宫等 。此外,闪军墩有春秋时期吴公子庆忌墓地;龙岗坪有商代艾侯国遗址,艾侯国遗址创造了上下二千年的古“艾”文化。兜率寺始建隋朝开皇末年的兜率寺,是宋时黄龙宗派重要弘法道场,香客络绎不绝。2002年,由高僧法照禅师住持规划重建后的兜率寺,规模浩大,气势宏伟,是周边地区举行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着名人物土地革命时期,彭德怀 、腾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渣津镇亲自指挥战斗,现存革命旧址多处。渣津烈士陵园,安葬烈士有1006名,墓碑上刻有徐先华等烈士芳名,墓前建有烈士亭,竖有烈士塑像,是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所获荣誉渣津镇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又被建设部评为村镇建设先进镇 。此外渣津镇还获多项荣誉: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示範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婚育新婚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江西省文明村镇首届江西投资环境最佳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