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兆骏( 二 )


马兆骏

文章插图
马兆骏马兆骏一直认为 , 自己写歌是属于无心插柳的事情 。上大学的时候 , 他看别人弹吉他觉得蛮帅的 , 遂决定自己也要学吉他 , 这样子比较容易追女孩子 , 因为自己长得比较丑 , 总要有一技之长去吸引和讨好女生吧 。结果他学会了吉他就一发不可收拾地沿着音乐的路走了下去 , 一走就是20多年 。马兆骏说 , 那个时候 , 台湾盛行很多西洋歌和日本歌 , 中文歌词也都是翻译过来的 , 他们那些年轻人接受不了 , 同时看到香港出现了温拿这样的乐队 , 他们大受刺激 , 也大受启发——同样是华人 , 为什幺香港人可以自己写歌 , 我们就不能吗?后来马兆骏的歌被宝丽金公司所赏识 , 很快跟他签了约 , 进入宝丽金3个月后 , 马兆骏开始为很多歌手製作唱片 。两次低潮令他逃离音乐马兆骏进入宝丽金后 , 帮助当时台湾的不少大牌歌手製作唱片 , 其中包括邓丽君 , 刘文正 , 凤飞飞等 , 当时都是如日中天 。身为他们的幕后高手 , 马兆骏也越来越成为红极一时的製作人 。盛名之下 , 矛盾也随之而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他写歌跟製作 , 公司也不断施加压力 , 要求他做出保证销量的歌曲 。原本喜爱的音乐变成了日复一日的工作 , 写歌跟製作的乐趣变成了流水线上被客户下了订单必须要完成 , 并且要达到合格标準 , 可以卖个好价钱的产品 。马兆骏感到前所未有的迷乱 , "快要崩溃了 , 于是我决定要逃跑."那时大概是1984年 , 带着一种被榨乾的感觉 , 他逃离了都市 , 逃离了音乐 , 开始漫无目的的四处旅行 , 带着相机到处流浪 , 最后花光所有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这次旅行令马兆骏增添了更多的人生体验 , 回到音乐圈中 , 他想起了自幼秉承的家训"知足常乐",于是写下那首后来脍炙人口的歌——《我要的不多》.他说:"我要的真的不多 , 对我来说 , 吃鲍鱼和吃萝蔔没什幺区别 。"马兆骏一共出过6张个人唱片 , 出完第6张之后他不想再出唱片了 , "演艺工作抹杀了我的根 , 让我觉得我的根在鬆动 。"他一直觉得 , 创作和製作才是自己的根 。大约在1996年到2001年之间 , 马兆骏再度逃离 , 再度流浪.他回到家里 , 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去做商人 , 他说:"那段时间 , 我听到音乐都怕 , 就是不想再回到那个环境 , 想要脱离那个圈子 , 过一种正常上下班的生活 。"在这段日子 , 马兆骏认识了一个女人 , 她是在PUB唱歌的歌手 , 她用自己的温柔和真情温暖了马兆骏那颗不安的心 , 她对他说:"即使你10年写不出歌来都没关係 , 因为以后你还会写的 , 这是你的根本 。"这个女人后来成了马兆骏的太太 。他们结婚时 , 马兆骏已过不惑之年 。创作音乐是一种享受马兆骏曾经有过不短的年少轻狂的日子 , 除了在音乐中的迷失 , 逃离后的流浪 , 他还曾经沾染过酗酒 , 抽大麻等陋习 。在和采访人员聊天的时候 , 马兆骏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这些经历 。不过他渐渐厌弃了这些行为 , "也不知道是为什幺 , 慢慢地就觉得酒没那幺好喝了 , 抽大麻也很没意义 , 渐渐地也就不想了 , 现在只剩下这个——"马兆骏举了举手里的香菸 , "也许以后也会慢慢戒掉吧?"生活走上了正轨 , 马兆骏开始恢复了创作 , 不过 , 他依然没有真正回到如今的娱乐圈 , 而是给他所在的教会写歌 , 歌曲的内容大多都是讲述爱 , 和平 , 关怀 , 温暖……他说 , 过去写歌是客户下订单 , 写给某个歌手 , 写的歌不一定适合哪个歌星唱 , 但是男女老少每个人都能唱 , 是真正的大众歌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