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戈里( 二 )


文章插图
乔戈里攀登特点1、珠峰大本营在海拔5200米左右的地方,物资可以运输到6500米,相对之差只有3000米,而K2的大本营在3892米,实际高差达4700米,相对高差是十四座八千米山峰中最大的 。2、珠峰的冰川舌部抵达5200多米,K2冰川舌部抵达4100米 。K2登山活动中,我们的A、B、C设在5050米,从此以上直到6800米的地方,都是冰壁路线,冰壁的起点大约在5300米,共有1500米长的冰壁,平均坡度是65度,这样的路线对于任何有实力的队员都是极大的考验 。一路上基本没有可休息的地方 。只有6100米左右的地方可搭两顶帐篷 。我们刚到的时候,由于这一带春季降雪较少,整个冰壁呈亮冰型,到后来连续下大雪,冰壁呈银白色 。给攀登带来极大的困难 。3、6800米开始到7980米的突击营地,坡度变缓,基本上没有冰壁路线,沿着北山脊的岩石冰雪混合区上攀,平均坡度45度 。从7980米往上到顶峰,要从北山脊下切到北侧的冰雪槽中,然后沖顶,坡度较缓,35度左右 。一般攀登K2时,设有6、7个营地 。4、K2冰雪较硬,建营有困难,我们在5400米,设了一个存放物资的过渡营地,到6800米,之间没有设营地,因为外国队比我们先上,在唯一可设营地的6100米处占据了地点,所以我们队只好从5400米到6800米一天要上升1400米,而且要攀冰上去,难度加大 。这也是K2极具魅力的地方之一 。5、喀嗽崑仑山脉的主要山峰,从北侧攀登都非常的困难,主要因素之一是冰壁路线太长而陡峭 。正因为如此,无数的登山爱好者还是不断地向K2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登山者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正是登山运动不断的发展而成为一种鼓舞人的文化,称登山文化 。6、从1954年7月31日义大利队从南侧登顶到1999年底为止,共有164人从南侧成功登顶,3女,有57人遇难,包括22位登顶成功后返回途中遇难的,登顶的3女全部遇难 。从北侧1982日本人首登成功年登至今,有20支队尝试攀登,成功登顶23人 。由此可见K2的攀登成功率低,死亡率高 。攀登队伍没有珠峰地区多,成功率较珠峰更低 。攀登活动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乔戈里峰以失败告终 。以后的50多年里,人类多次尝试也未成功 。直到1954年7月31日,义大利登山队的曰勒·拉切捷利和阿·康比奥氏2人,从巴基斯坦一侧沿东脊才开创首次登顶的记录,费时将近100天 。1976年和1977年,中国登山协会曾两次组队进入乔戈里峰北侧进行路线侦察 。1982年8月4曰,日本山岳协会乔戈里峰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沿北山脊登顶 。之后,又有义大利、日本横滨山岳协会登山队、美国登山队等,先从中国一侧成功地征服了乔戈里峰 。乔戈里峰卫星图世界着名无氧登山家美籍印度人蒙克夫·基德,不带氧气瓶多次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并且最终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这一壮举1993年被载入吉尼斯纪录 。不带氧气瓶登上乔戈里峰是许多欧美登山家的愿望,然而自1881年有人携带氧气袋登上这座山峰以来,100多年过去了,还没有一个人扔掉过它 。2000年,中国西藏14座探险队在新疆境内从南坡攀登乔戈里,持续了三个月未能成功 。2002年,中国西藏14座探险队第二次尝试从巴基斯坦境内沿北坡传统路线攀登,沖顶那天在接近顶峰200米时因天气的转变,不得不下撤 。即使如此,下撤过程也充满了危险 。2004年7月27日,“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实现国人首次登顶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这次登顶成功还创造了一项中国登山新纪录——3人同时登顶13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 。人类挑战乔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自我、超越极限的历史 。而这一天,这部历史中的登顶纪录里第一次载入了中国人的名字 。和珠穆郎玛峰相比,儘管乔戈里峰海拔高度略低,它的相对高度却很高,外加山势陡峭,而且峰顶气候常常相当恶劣;这给挑战乔峰的难度和危险性增加了许多 。在尝试登顶或登顶返回的过程中有多人丧生 。仅仅在1986年一年内,就有13人死亡,另外还包括2008年8月的登山队11人死亡的悲剧 。因此在众多登山爱好者眼中,乔戈里峰是一个比珠峰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同时K2还被传说一座拒绝女性的山峰,截止2003年底,曾经登顶乔戈里峰的五位女性已经全部香消玉殒,魂归山野 。这一切莫不添加了乔戈里峰的神秘色彩,也更是吸引了更多的登山者继续为它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