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时代划分( 二 )


地层时代划分

文章插图
志留系图片泥盆系泥盆纪(英语:Devonian Period,符号D)是地质时代古生代中的第四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416±2.8百万年(Ma),结束于359.2±2.5Ma 。泥盆纪在英语中叫Devonian,名称来自英国德文郡,因该地的泥盆纪地层被最早研究 。其他语言的称呼与英文大同小异 。中文名称源自旧时日本人使用日语汉字音读的音译名“泥盆纪”(音读:デーボンキ 罗马字:dee bon ki) 。泥盆纪早期裸蕨类繁荣 。中期后,腕足类和珊瑚发育、原始菊石、昆虫出现 。晚期原始两栖类、迷齿类出现,蕨类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无颌类趋于灭绝 。年代:4.05亿年前—3.65亿年前 。泥盆纪属于显生宙古生代 。泥盆纪分为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晚泥盆世 。从泥盆纪开始,地球又开始发生了海西运动 。因此,泥盆纪时许多地区升起,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与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变化 。在泥盆纪里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兴起 。在泥盆纪与石炭纪中间隔着一次大规模物种大灭绝——超级地幔柱 。在此次物种大灭绝中,75%的物种灭绝 。是灭绝物种第二多的物种大灭绝,仅次于第一多的二叠纪物种大灭绝——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 。主要灭绝动物有:盾皮鱼类、艾登堡母鱼 。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 。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地质学中与泥盆纪形成密切相关的地层 。可分下、中、上三个统、八个阶 。泥盆系是泥盆纪形成的地层,可分下、中、上三个统、八个阶 。在中国南方,下统曾叫“云南统”,中统曾叫“广西统”,上统曾叫“湖南统” 。下泥盆统包括莲花山阶,那高岭阶、郁江阶;中泥盆统包括北流阶、东岗岭阶或四排阶、应堂阶;上泥盆统包括余田桥阶和锡矿山阶 。中国中部及南部(尤以西南各省)泥盆系层序清晰,化石丰富,是研究泥盆系的理想地区 。中国西南地区泥盆系可分为陆相——滨海相和浅海——半深海相两种类型 。陆相——滨海相中含有鱼类和植物化石 。浅海——半深海相沉积以泥质、灰质为主的地层中,富含底栖固着生物,如层孔虫、珊瑚、腕足类等;以灰黑色泥质、硅质为主的地层中,富含漂浮和游泳生物,如竹节石、菊石、三叶虫、介形虫等 。中国南部湖南、江西一带中、上泥盆统海相沉积多成狭长条状,与陆相沉积犬牙交错,说明加里东运动后,局部隆起和凹陷,地形差异强烈 。泥盆系的沉积矿产有铁、锰、石油、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等 。泥盆系在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是古陆,故泥盆系缺失 。
地层时代划分

文章插图
泥盆系图片石炭系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始石炭纪(又叫密西西比纪,三亿两千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和后石炭纪(又叫宾夕法尼亚纪,两亿八千六百至三亿两千万年前) 。石炭纪(Carboniferous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5个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 。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 。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 。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石炭纪时期沉积的地层称为石炭系(Carboniferous System) 。在西欧多为二分 。在中国及俄罗斯曾为三分,分为下、中、上三个统,当前随国际上统一二分 。在中国,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年将下石炭统(曾称丰宁统)自下而上分为岩关阶、大塘阶和德坞阶;上石炭统(曾称壶天统)自下而上分为罗苏阶、滑石板阶、达拉阶和逍遥阶 。2000年国际地科联国际地层委员会将其划分为二个亚系:下部密西西比亚系(含三个阶)和上部宾夕法尼亚亚系(含四阶段) 。石炭纪早期,中国南方由于海水时进时退,形成海陆交替相,沉积了1000米左右的碎屑岩、不纯灰岩和煤层;至晚石炭世,海水比较稳定,沉积以浅海相灰岩为主 。自奥陶纪后,海水退出整个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区,长期遭受风化剥蚀,直到晚石炭世时,海水才又重新侵漫到这一地区,形成一般不超过500米的海陆交替相的含煤沉积,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 。东北北部区下石炭统以海相碎屑岩为主夹灰岩,时夹陆相碎屑沉积,厚度较大;上石炭统以海相灰岩为主,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 。西北区的石炭系比较複杂,厚度大,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 。青藏区的石炭系沉积厚度较大,也含有火山岩系,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 。石炭纪在全世界是最早的重要成煤时期 。在中国华南有测水段,寺门段及万寿山段;在华北有本溪组和太原组,太原组是中国北部石炭系中最重要的煤系地层,广泛分布于华北、东北南部及西北等地区 。其他沉积矿产有铁、锰、黄铁矿、铝土矿及石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