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娟|风雨无阻 日夜坚守


蒋国娟|风雨无阻 日夜坚守
文章插图
昨晚,在诸暨市学勉中学受灾群众安置点,心理咨询志愿者正在为部分村民进行心理辅导。采访人员 何 雯 梁永锋 章 斌 摄
狂风、暴雨、山洪、内涝……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烟花”,我市各地各部门严阵以待,全面开启最强抗台模式。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挺立在防台防汛的最前沿,坚持冲在前、干在前、守在前,以最严态度、最实作风、最硬担当,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接 力!
风雨中3名党员架起生命通道
“好的,我们马上到!”7月25日上午,上虞区岭南乡卫生院院长张建光接到求助电话,立即备好担架、氧气袋等设备,火速带领该院党员医生符光亮与张乔乔赶往青山村高山自然村,转移一名长期卧床的脑梗患者。此刻,外面风大雨大,天气恶劣,“只要病人有需要,我们一定会做到风雨无阻。”
一行人驾车往山上开,多处路段已发生小型塌方、路基倒塌等灾情,平时10分钟的车程足足开了半小时。但当医疗小分队抵达高山自然村停车场时,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患者家地势较高,屋后方已经发生轻微泥石流。”符光亮说,按照原定计划,他们的任务是将老太太转移到附近避灾安置点。可到达老太太家时发现,老太太身体虚弱,四肢不能动弹,但意识尚清晰。
“需要马上送到卫生院接受治疗!”张建光团队在详细了解老太太的情况后作出判断。老太太家是木结构老房子,她躺在二楼,担架上不去。征得家属同意后,三人在地面铺上跳板,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把老人从二楼抬到了一楼,然后抱上担架。从老太太家到村口停车场,还有几百米山路,三名党员医生卷起裤腿,抬着老人穿过泥泞。一路下来,三人全湿透了,但担架上的老太太因盖着遮雨布,身下还铺了厚厚的一层棉被,基本没淋到雨。
“群众有困难,党员冲在前,这是我们的职责,更何况我们还是医生!”张建光告诉采访人员,防台防汛期间,岭南乡卫生院的医生都坚守在一线,全力以赴为岭南乡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奋 战!
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
“嘿嘿,真香!”一手拿着大肉包,一手拎着装有鸡蛋牛奶的塑料袋,上虞区曹娥街道民兵李祥吃得十分开心,“挺热乎,这是这两天最准时的一餐饭!”边说他边往嘴里塞了一口包子。
这是26日早上8点发生在上虞区曹娥江边的一幕,此时李祥和战友们已在台风救援一线坚守了48小时。过去两天,他们没能按时吃一顿饭,“看着水位哗哗地涨,哪里有心思吃饭。”从7月24日起,李祥和战友们一直忙碌在江边,转移群众,加固堤坝。
41岁的李祥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基层党员,已经在街道做了21年民兵。“民兵,散之为民,聚之为兵。”连续几天,他们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求援电话,他们都把手机音量调至最大。而他们身上的衣服,则湿了干、干了又湿。
下午1点多,李祥他们终于吃上了午饭。此时雨越下越大,他们又接到了新任务,没有人顾得上自己的饭菜里是否淋了雨,所有人在不到10分钟时间内就解决了午餐,然后再次冲进风雨中。好不容易稍稍捂干的衣服,再次被雨水打湿。
受台风“烟花”影响,降水量持续上涨,曹娥江、浦阳江等陆续超限超警,多地多处出现险情,上虞区、柯桥区、诸暨市、嵊州市和越城区人武部纷纷派出前方指挥组,奔赴救灾一线。截至7月26日17:00,绍兴军分区已投入2695人,处理各类险情40余起,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筑起了可靠的“钢铁长城”。